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乐音的特性》2023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9/18 19:0:8
一、选择题
-
1.下列成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大的是( )
组卷:83引用:6难度:0.6 -
2.吉他上的弦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
组卷:175引用:7难度:0.7 -
3.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组卷:1468引用:43难度:0.6 -
4.在音乐会上,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 )
组卷:65引用:3难度:0.8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56引用:9难度:0.9
三、实验探究题
-
14.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实心铝棒 铝棒长度L/×10-2m 横截面积S/×10-5m2 频率f/Hz 1 71 2.9 3500 2 78 2.9 3146 3 71 5.2 3530 4 78 11.7 3134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 。1L实心铝棒 铝棒长度L/×10-2m 频率f/Hz 铝棒长度倒数1/L(m-1) 1 50 5000 2 2 71 3500 1.4 3 78 3146 1.28 4 91 2700 1.1 5 105 2375 0.95 组卷:326引用:7难度:0.5
四、解答题
-
15.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多普勒效应
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变响,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变弱,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变小,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后来人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多普勒效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电磁波。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发射一系列的超声波,经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反射,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就会有所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象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光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光 (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2)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工作的,仪器发射的超声波的频率与反射后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实际测量中,若正在鸣笛的汽车静止,警察径直向这辆鸣笛的汽车处走过去,(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现象。
(4)战场上,有经验的士兵从听到炮弹呼啸的声调越来越低,判断出炮弹正在 他。(选填“靠近”或“远离”)。组卷:148引用:1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