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浙科版(2019)必修2《2.2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2020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某动物的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四分体时的着丝点数和四分体数分别是(  )

    组卷:209引用:40难度:0.9
  • 2.某动物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那么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应为(  )

    组卷:38引用:6难度:0.7

二、非选择题

  • 6.研究人员发现某野生稻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具有抗病基因H,12号染色体上具有耐缺氮基因T,而华南籼稻优良品种乙染色体相应位置均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用PCR方法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表。
    HH Hh hh TT Tt tt
    12 71 60 54 97 49
    (1)耐缺氮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判断的依据是
     

    (2)F2群体中HH、Hh、hh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6:5,(选填“符合”或“不符合”)
     
    典型的孟德尔遗传比例。研究人员推测“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带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请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推测,并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性状及数量比
     

    (3)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种乙7号染色体上有两个紧密连锁在一起的基因P1和P2(如图),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无基因P1和P2
    ①据此可知,F1带有H基因花粉成活率低的原因是P1
     
    分裂时期表达,而P2
     
    细胞中表达。
    ②P1和P2被称为自私基因,其“自私性”的意义是使
     
    更多地传递给子代,“自私”地维持了物种自身的稳定性。
    (4)科研人员利用杂交育种技术改良乙水稻,获得了HHTT型乙水稻新品种。最终选出的植株中,部分个体含P1P2基因,部分不含,应保存其中哪一类?
     
    。请分析说明理由。
     

    组卷:186引用:7难度:0.5
  • 7.摩尔根用纯种的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F1不论雄果蝇还是雌果蝇都表现为红眼。F1雌雄果蝇之间相互交配,F2中有红眼也有白眼其比例为红眼:白眼=3:1。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眼色遗传中,显性性状是
     
    。F2既有红眼也有白眼出现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2)在F2果蝇中,雌性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雄性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3)摩尔根及其同事设想,控制果蝇白眼和红眼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它们的等位基因。请根据这一设想写出下列果蝇的基因型(眼色基因用B、b表示):亲代白眼
     
    ;F2红眼雄果蝇
     
    ;F2红眼雌果蝇
     

    组卷:34引用:3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