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2021年同步练习卷(13)

发布:2024/12/15 23:30:1

一.【典例解读】

  •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写,词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因而在文中流露出沉重、苦闷的情绪,但词的最后一句却表现了他的超脱与旷达。
    B.词的上阕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紧缩在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下阕词人集中腕力从正面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并抒发感慨。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绘形、绘声、绘色,从不同角度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仿佛把读者带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D.本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境界宏大,写尽了赤壁的雄奇和周瑜的风采,表现了词作的豪放风格。
    (2)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如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真可谓“一时多少豪杰”!在众多英雄中,作者为什么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

    组卷:0引用:2难度:0.6

二.【名师点睛】

  • 2.人说学士之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要唱苏轼的词都要高歌“大江东去”,可见开篇之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已然成了苏轼作品的象征,这是唯有苏轼能驾驭的大开大阖之典型。你品味出了什么?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3.古人作词讲究炼字,留下许多炼字佳话。赏析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说一说你喜欢哪几个字?赤壁之景有怎样的特点?(炼字、描写手法、角度)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4.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组卷:0引用:1难度:0.7

四.综合提升变式训练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连用“压”“贴”“飞”三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赋予画面动感和蓬勃生机。
    B.次句将时空交织在一起描写,季节是春天,天气是初晴,地点是池馆内外。
    C.开头两句用华丽的辞藻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画面,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
    D.第三句词人自比多病的沈约,虽弱不禁风,但面对春景仍心情振奋。
    E.“沙上”二句,“沙上”“竹间”分别为鸿雁和鹧鸪的栖息之地,也可能为词人举目所见之景。
    (2)词的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

    组卷:34引用:5难度:0.5
  •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
    苏轼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氓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绿醅。
           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注)①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词人因揭露新法弊端被贬至黄州。②蒲萄:即“葡萄”,喻江水澄澈碧绿。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写春日晚景,词人不从景物本身落笔,而从酒杯中的映象写起,极有特色。
    B.下阕前两句中“暗”字和“乱”字写山上春雨忽至,营造了悲凉清冷的氛围。
    C.下阕后三句描写骤雨复晴的景色,东风吹散云雨,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
    D.本词描写的自然景观阴晴不定、神奇瑰丽,蕴含着词人对身世际遇的感慨,也透露出词人旷达超脱、怡然自得的襟怀。
    (2)本词上阕写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组卷:42引用:7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