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默写。
(1)
(2)
(3)人生自古谁无死?
(4)夕阳西下,
(5)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对偶句是:
,
(6)白居易《卖炭翁》中,诗人用“
(7)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经常会面临生活的艰难,陷入情绪的低谷,此时,你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组卷:7引用:1难度:0.8 -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主讲詹丹:我们探讨鲁迅,不妨看一看他作品的标题。你看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就是站在一个成年人的立场来思考他的童年时代。
对话嘉宾:的确,作为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作品命名上也显得匠心独具。比如同学们学过的散文,善良、助人的阿长却是一个没有文化的老百姓,与古雅的典 jí【甲】《______》放一起做标题,反差大,有张力。
主讲詹丹:其实,鲁迅文字的博大精深,是我们文化修养的丰富资源。但是,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许多中学生在读鲁迅作品时感兴趣的点基本都集聚在内容上,只有少数同学能关注作者的写法。
对话嘉宾:这实在是一种遗憾。同学们要注意聚焦鲁迅的语言,例如“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啦啦”一词,生动地写出了猹的状态,给我们听的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仿佛我们就在“看瓜抓猹”的现场。
主讲詹丹:因此,同学们大可不必产生对经典的隔膜。比如,他在作品中写道:“自从法国的昆虫学家【乙】______ 仔细观察之后,给幼蜂做食料的事可就证实了”——这是许多青少年都爱读的《昆虫记》。他还爱读小说,善于对经典小说做精当的评价,如他将《西游记》称为“神魔小说”,首创了这一概念。
对话嘉宾:是啊,一代代人读鲁迅,我们无不感动于他深 suì思想的弦歌不辍。青少年在与鲁迅作品的对话中,______,感受他博大的爱,体悟他“立人”的思想,为人生打造精神底色。
——改编自《讲座回顾:鲁迅的七堂语文课》(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弦歌不辍
典 jí
深 suì
(2)对“看瓜抓猹”双引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着重强调
(3)结合自己阅读鲁迅作品的感受,仿照画线句子,在最后一段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后面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4)根据你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甲】【乙】处的填空。
【甲】处:
【乙】处:
(5)鲁迅称《西游记》为“神魔小说“。可有人认为,《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更像是一个励志故事。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说说你从唐僧身上得到励志方面的启示。组卷:3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5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 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①曰:“为之奈何?”咎犯曰:“战陈②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雍季对曰:“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也哉!”
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有删减)【注】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大臣。后文雍季也是晋国的大臣。②战陈:借指作战。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
②不辩礼义
③雍季对曰
④辞咎犯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②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也哉!
(3)【甲】【乙】两个文段都运用了
(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组卷:22引用:3难度:0.6
三、写作。(55分)
-
7.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作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诗》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组卷:8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