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梧州市岑溪市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6/24 8:0:9
一、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1.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伴随着这个起点的开始,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5 -
2.下列成语能够体现批判精神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8 -
3.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青春的创造也是多姿多彩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属于青春创造表现的有( )
①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常常偷开邻居家的门
②我爱写作,常把想象的场景写成科幻小说
③我在数学课上想出更简洁明了的解题方法
④我经常能想到很多捉弄同学的“鬼点子”组卷:33引用:6难度:0.8 -
4.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学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认为男生就应该粗犷豪放,独立性强,女生就应该细腻体贴,依赖性强。这种观念会( )
组卷:14引用:4难度:0.8 -
5.一般情况下,男生在数学推理、动手实践等方面比女生强,女生在语言表达、记忆感知等方面强于男生。这启示我们( )
组卷:175引用:25难度:0.8 -
6.“发乎情,止乎礼”。发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就是受礼节的约束。青春期萌发对异性朦胧的情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青春成长的正常现象
②这种情感是真正的爱情
③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④要热情开放,相互爱慕组卷:236引用:22难度:0.7
二、解答题
-
17.【相伴青春感悟成长】
【成长有“疑”】
信息一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专章以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里的合法权益,保护网络世界对少年儿童可能存在的伤害。
信息二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作出这样的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信息是如何诠释法律作用的?
【成长有“爱”】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期间经历三次审议、两次公开征求意见,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政府保护”专章,细化政府及其有关制度和措施,以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走向更高水平;增设“网络保护”专章,着力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网络欺凌等现实存在的问题,着力制定和完善相关部门的职责,如第八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
(2)请说说以上材料体现了学科哪些知识。
【成长有“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对2834名未成年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的占64.7%。
(3)上述材料对青少年有何启示?请从以下三个角度作答
①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
②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
③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组卷:0引用:2难度:0.5 -
18.【护航青春 健康成长】
材料一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校园欺凌会影响受害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某市某初中七年级同学开展校园欺凌专项调查,如图为“面对欺凌,你通常采取的做法是什么”的调查结果。
(1)调查问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2)请在“默默忍受”和“以暴制暴”中选择一个作答,说明这样做会导致的后果。
材料二 各中学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精神,决定开展第四届全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和主题
(一)时间:2023年5月9日至15日
(二)主题:法治副校长为青春护航,守护我们共成长
二、宣传重点
活动内容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重点围绕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反有组织犯罪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疫情防控、生命健康安全等法律法规,将法治教育与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自护教育、防欺凌教育等相融合……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把“守护我们共成长”作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主题的理由,再列举国家为“守护我们共成长”而制定的两部专门法律。组卷:7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