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中考语文质检试卷(6月份)

发布:2024/8/2 8:0:9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 1.现代文阅读。
    牧羊人和月亮门明前茶ㅤㅤ1 新广武村年过半百的牧羊人老方,至今仍记得2016年秋天,他赶着羊群经过明长城脚下时,刮过一阵诡异的大风,那大风竟伸出了“舌头”,把长城墙台上的“月亮门”给顶倒了,一时尘烟四起。
    ㅤㅤ2 老方大叫一声“不好”。这“月亮门”不仅是长城上的标志性敌台“穿心楼”,是广武明长城最美的一个遗存,也是他们村的标志性建筑,如果就这样在风中消失,小村里的农家乐客源肯定会变得稀少。
    ㅤㅤ3 老方知道,敌台上半部分的城砖在不停坍塌中,只剩下了一个坚强屹立的、像“月亮门”一样的拱券结构。爱唱信天游的老人还为此编了一段歌谣:“月亮出来亮旺旺,筑墙的哥哥在远方哦,春风难过长城外,等你等到墙流泪哦……”
    ㅤㅤ4 晴朗的夜晚,长城上饱含深意的清澈月光,透过这一拱券结构洒向四周。矗立在山顶的十号敌台残骸,便宛若通往天宫之门,又好似通往无尽宇宙的起点。它斑驳、沧桑又安宁。在它身上,暂时与恒久、坚固与脆弱、炭岌可危与稳如泰山……奇异地交织在一起,也因此成为新广武村的名胜景点。
    ㅤㅤ5 每年,老方和邻居家都会迎来大批游客,而这些游客,已成为附近农家搞餐饮、出租铺位与马匹、行销土特产的主要客源。
    ㅤㅤ6 但那年,“月亮门”终于在大风中倒塌,最后只剩下拱券结构靠左的一截砖墙,看上去就像枯干老叟举起的独臂,长城敌台的浪漫之美消失了,只剩无尽的沧桑。此后,老方每天放牧路过此地,都要朝“月亮门”消失的地方惆怅张望。
    ㅤㅤ7 转眼三年过去了,施工队突然进了村。领头人老乔专门找村里的牧羊人来开会,向他们打听敌台倒塌的原因。老方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他的山羊爬到敌台下方的基石上,貌似坚固的岩石竟像粉末一样滑落,山羊差点滑倒,惊惶地咩咩叫。可见敌台的整个底盘,如今就像是建在了一块豆腐渣上。很快,老乔的勘探也证实了老方的推测:基石的风化,导致敌台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贯通缝,最大的裂缝甚至能插入成人的手掌。可见,大风只是诱因,敌台的根基不稳,才是“月亮门”倒塌的罪魁祸首。
    ㅤㅤ8 很快,长城敌台的“救治”方案出来了。施工人员在敌台底部天然基石的外围,植入了“抗滑桩”和“连系梁”,在尽量不干扰敌台本体的前提下,将基岩围箍起来。
    ㅤㅤ9 接着,老乔他们又开始对敌台本体,就是“月亮门”下面的高耸台基进行加固和修复。为了尽可能修旧如旧,老乔和工匠师傅们一起到周边的长城遗址去寻找那些散落的旧砖,三块两块地背回来。老方和村里的牧羊人自发加入了背砖队伍。他们准备了竹背篓,早上赶羊出门,找寻一波散砖,晚上牧羊归来,又带回来一波。老乔很感谢他们,但老方笑道:早一天修成“月亮门”,咱也早一天过上迎客的好日子。
    ㅤㅤ10 靠着牧羊人和施工队四处捡来的旧砖与老条石,敌台上影响稳定的空鼓和向外倾斜部分,被小心翼翼地拆解与重砌。
    ㅤㅤ11 修复到这一步,附近散佚的明城砖也都差不多用完了。老方有点发愁,担心“月亮门”没有足够的材料重造。
    ㅤㅤ12 然而,深秋时分,一个新的钢架结构终于在“月亮门”的原址上搭建起来,接着,施工人员在这骨架上进行了外包水泥直塑。这让老方有点目瞪口呆——这轮廓、这造型,可有点像现代化的“凯旋门”,老方心里大为叹息:这叫那些原来的游客们怎能满意?自家的蘑菇炖小鸡、土豆炖羊肉,也肯定是卖不出去的……
    ㅤㅤ13 然而,老方显然是多虑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来了一位戴着双层口罩的雕塑师,他手持磨刀和铲子,根据已有的3D立体模型,雕刻出“月亮门”每个被风雨剥蚀细节,最后,雕刻师手工喷绘出青砖和土的色彩与质地,再进行缓慢烘干。重新雕刻的“月亮门”,每一个细节都有了“年龄感”……
    ㅤㅤ14 次年春天,修缮工作完成了,“月亮门”撤去了脚手架和保暖棚。“月亮门”的坍塌与重建,勾起了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故乡的老牧羊人心底的乡愁。从历史深处吹来的风,在老牧羊人的心湖上点下了一圈涟漪,慢慢荡开,而一支新的信天游,正在他心中成形………
    (1)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牧羊人”目睹“月亮门”被大风刮倒一
     
    一“牧羊人”提供线索帮助施工队找到“月亮门”倒塌的罪魁祸首一
     
    一“牧羊人”面对“月亮门”发出种种忧虑一
     

    (2)请按照要求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那大风竟伸出了“舌头”,把长城墙台上的“月亮门”给顶倒了,一时尘烟四起。(从词语运用角度)
    ②“月亮门”终于在大风中倒塌,最后只剩下拱券结构靠左的一截砖墙,看上去就像枯干老叟举起的独臂。(从修辞角度)
    (3)有人说第4段内容可以删去,你觉得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理由。
    (4)文章第3段和第14段先后两次提到“信天游”,请简要分析有何用意。

    组卷:38引用:2难度:0.3
  • 2.现代文阅读II。
    “灶内生娃”的达观风雅路来森ㅤㅤ1“吾居星塘老屋,灶内生蛙,始事于画。”这是齐白石在其《白石老人自述》中写下的一句话。“灶内生蛙”,是喻指其家庭之贫穷。因白石老人是湖南人,湖南多阴湿天气,贫穷所致,多日灶火不举,故尔,灶内生娃矣。若然是北方,自然不会“灶内生蛙”,至多,“灶内生鼠”而已。我喜欢“灶内生蛙”四字的表达。贫穷,乃人生之悲苦事,寻常人,大多对之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于,怨天尤人,咒天骂地,而白石老人,却独以“灶内生蛙”四字形容之,形象之外,透着一份性情的洒脱,透着一份文化人的达观和风雅。
    ㅤㅤ2 其实,这在文化思想上,是史有所承的,当年的孔老夫子及其弟子,不就是如此的吗?“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对于颜回的贫穷,和颜回对待贫穷的乐观态度,孔老夫子盛赞之。这就叫作:安贫乐道。
    ㅤㅤ3 不过,还有一句话,叫作“人穷志短”。在这儿,“穷”字不只是“财穷”,还可解读为“困厄”“仕途不达”等。面对一个“穷”字,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也就出现了分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君子能够固守贫穷,但如果小人陷入贫穷、困厄之中,就可能会胡作非为了。
    ㅤㅤ4 儒家讲究“中庸”,纵是境遇再坏,他也有著自己圆融的处世态度,所以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实在无路可走了,也不能成为“穷斯滥矣”的小人,至不济,也要做好自身修养,完善自身,完美自身:等到仕途顺达的时候,再去“兼济天下”——安邦治国,富国利民。退而求其次:虽处贫穷之中,亦应坚守做人(思想、道德)的底线。而至上者,莫过于面对贫穷,弥挫弥坚。
    ㅤㅤ5 孟老夫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虽处贫贱之中,但意志不会改变。激昂慷慨的话语,影响了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大写出了一位位伟大的中国人。
    ㅤㅤ6 面对贫穷,不“移”其志。不“丧”其志,才是处世之大者。小如个人,大至国家,莫不如此。小如个人,贫穷中致富、达志者,事例不胜枚举。即如“灶内生蛙”的齐白石,因“始事于画”,最终成为一代画坛巨匠。大至国家,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我们国家于今年所实现的“全面脱贫“。
    ㅤㅤ7 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穷”,心不穷,志便在,志之所在,就敢于直面,就勇于改变。所以说,中国的“全面脱贫”,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脱贫,更是一种文化思想的脱贫,一种精神的脱贫。在贫穷面前,中国人彰显的,就不仅仅是面对贫穷的一份洒脱、达观,更是一种奋进的动力,一种激昂向上的民族精神。
    (有删改)(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2)古往今来,虽身处贫贱或困厄之中,但意志不会改变的仁人志士不胜枚举,请你为此另外提供一个事例。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以齐白石老人“灶内生蛙”的事例引出本文话题。
    B.第6段再举齐白石的例子是为了赞扬安贫乐道的精神。
    C.文中多次引用《论语》《孟子》里的名言都属于道理论证。
    D.“全面脱贫”也论证了中国人“灶内生蛙”的达观风雅。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3.名著阅读。
    ㅤㅤ【甲】这时我发现戴着厚玻璃近视眼镜的交通处长李克农在笑我。他扯扯我的袖子,对我说:“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可是,你不能叫他‘喂’。这里什么人都是同志。这些孩子是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是革命者,所以自愿到这里来帮忙。他们不是佣仆。他们是未来的红军战士。”正好这个时候,冷水来了。“谢谢你——同志!”我道歉说。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
    ㅤㅤ我想,这些孩子真了不起。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可是,这第一遭遇不过是少年先锋队以后要使我感到意外的一系列事情的开端而已,因为我深入苏区以后,我就会在这些脸颊红彤彤的“红小鬼”——情绪愉快、精神饱满,而且忠心耿耿——的身上发现一种令人惊异的青年运动所表现的生气勃勃精神。
    ㅤㅤ【乙】“这可是你说的?可别后悔?”孙侦探的手伸入棉袍中,“看这个,祥子!我马上就以拿你,你要拒捕的话,我开枪!我要马上把你带走,不要说钱呀,连你这身衣裳都进狱门就得剥下来。你是明白人,自己合计合计得了!”“有工夫挤我,干吗不挤挤曹先生?”祥子吭吃了半天才说出来。
    “那是正犯,拿住呢有点赏,拿不住担‘不是’。你,你呀,我的傻兄弟,把你放了象放个屁;把你杀了象抹个臭虫!拿钱呢,你走你的;不拿,好,天桥见!别麻烦,来干脆的,这么大的人!再说,这点钱也不能我一个人独吞了,伙计们都得沾补点儿,不定分上几个子儿呢。这么便宜买条命还不干,我可就没了法!你有多少钱?”
    (1)下列关于以上名著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中国革命的真实历史事件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红星照耀中国》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C.《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D.《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2)甲、乙两文段的画线句,各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对此,你有何感悟?

    组卷:4引用:1难度:0.6

三、古诗文阅读(32分)

  • 4.诗文默写。
    (1)《论语•雍也》中强调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2)《登飞来峰》中描写飞来峰概貌,并通过传说与飞来峰之高的诗句是:
     

    (3)《咸阳城东楼》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的诗句是:行人莫问当年事,
     

    (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李白在《送友人》中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的诗句是:
     

    (6)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是:
     
    ,白云千载空悠悠。
    (8)古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如
     

    组卷:6引用:1难度:0.5

五、写作展示(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 1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得抄袭,不要套作,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700字左右。
    ㅤㅤ莎莉文老师让清凉的水在海伦•凯勒的手上流过,然后在她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是一种智慧;莫顿•亨特的父亲耐心地指导他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种智慧……
    ㅤㅤ这些智慧藏在生活的点点细节里,凝聚着拳拳爱心,彰显着育人和生存的艺术。请以《智慧藏在细节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12.有人明明很爱画画,可给他一张白纸,让他随便画的时候,他却常常不知道画什么;有人明明很爱写作,可给他一张稿纸,让他随便写的时候,他却常常无从下笔……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组卷:46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