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省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2)
发布:2024/11/16 20:0:1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
1.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为“_____”。( )
组卷:2引用:2难度:0.8 -
2.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_____”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3.2021年1月1日,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____正式实施。( )
组卷:7引用:6难度:0.8 -
4.2020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
组卷:1引用:5难度:0.8 -
5.根据教育部等三部委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从今年4月1日起,全国的中、小、幼学校实行校长陪餐制,以确保学生的用餐安全。陪餐制的出台( )
①表明国家对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
②是由于现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出现严重问题
③能够杜绝未成年人受到侵害
④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需要组卷:9引用:2难度:0.7 -
6.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圈粉无数,热议无休。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躬身社会实践。“平‘语’近人”里,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精神源泉
②是我们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物质保障
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
④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组卷:22引用:7难度:0.7 -
7.“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下列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支撑作用
③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组卷:8引用:1难度:0.8
四.探究分析题(12分)
-
22.《民法典》宣传进校园活动正在江西省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南昌市某校为切实提高师生的法治观念,邀请李警官来学校做法治教育讲座。李警官在法治讲座上列举了很多案例,其中这一案例发人深思:
材料一:16岁的小锐本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极其喜欢上网,自从在微信上结识了一群电脑“高手”后,沉迷于网络游戏,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后来在微信群通过“抢红包”参与赌博,打赏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屡教不改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他不仅没有悔改,反而经常盗窃他人财物等,因为涉及数额巨大,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五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人民币。
(1)判定罪与非罪的标准是什么?
(2)请你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角度说一说上述案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材料二: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年龄再也不是庇护犯罪的理由了,犯下重罪的“小恶魔”们也该受到应有的制裁。当然事前的预防,永远好过事后的惩治。
(3)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警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珍惜美好生活、预防犯罪?组卷:7引用:1难度:0.7 -
23.2020年7月15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高校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同时,要求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
2020年11月28日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的劳动时间、劳动内容、劳动方式作出规定。崇尚劳动,身体力行,是我们每位中学生的责任据悉。
(1)自古以来劳动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劳动成果请你列举两例。
(2)谈谈在青少年学生中加强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3)实践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最好形式,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两种校内劳动方式。
(4)围绕“劳动”这个话题拟一个专题发言,请你写出发言要点。组卷:8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