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四)

发布:2025/1/3 3:0:2

一、选择题

  • 1.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6引用:2难度:0.7
  • 2.下列图示或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组卷:37引用:1难度:0.6
  • 3.下列物质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

    组卷:224引用:18难度:0.9
  • 4.《本草纲目》“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若在实验室里完成文中操作,不需要的仪器是(  )

    组卷:84引用:10难度:0.7
  • 5.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148引用:1难度:0.7

二、解答题

  • 15.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制备O2,再用O2氧化C2H5OH,并检验氧化产物。
    Ⅰ.制备O2
    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气体发生装置(夹持装置省略)

    (1)甲装置中主要仪器的名称为
     

    (2)乙装置中,用粘合剂将MnO2制成团,放在多孔塑料片上,连接好装置,气密性良好后打开活塞K1,经长颈漏斗向试管中缓慢加入3% H2O2溶液至
     
    。欲使反应停止,关闭活塞K1即可,此时装置中的现象是
     

    (3)丙装置可用于制备较多O2,催化剂铂丝可上下移动。制备过程中如果体系内压强过大,安全管中的现象是
     
    ,此时可以将铂丝抽离H2O2溶液,还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4)丙装置的特点是
     
    (填序号)。
    a.可以控制制备反应的开始和结束
    b.可通过调节催化剂与液体接触的面积来控制反应的速率
    c.与乙装置相比,产物中的O2含量高、杂质种类少
    Ⅱ.氧化C2H5OH
    该小组同学设计的氧化C2H5OH的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省略)。

    (5)在图中方框内补全干燥装置和干燥剂。
     

    Ⅲ.检验产物
    (6)为检验上述实验收集到的产物,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并得出相应结论。
    实验序号 检验试剂和反应条件 现象 结论
    酸性KMnO4溶液 紫红色褪去 产物含有乙醛
    新制Cu(OH)2,加热 生成砖红色沉淀 产物含有乙醛
    微红色含酚酞的NaOH溶液 微红色褪去 产物可能含有乙酸
    实验①~③中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原因是
     

    组卷:564引用:3难度:0.6
  •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I.1-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正丁烷催化脱氢制备。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C4H8(g)+H2(g)△H1
    ②C4H10(g)+
    1
    2
    O2(g)=C4H8(g)+H2O(g)△H2=-119kJ•mol-1
    ③H2(g)+
    1
    2
    O2(g)=H2O(g)△H3=-242kJ•mol-1
    反应①的△H1
     
    kJ•mol-1
    (2)如图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
     
    0.1(填“>”或“<”);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Ⅱ.煤化工是将煤经过化学加工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3)将不同物质的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表两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
    1 650 2 4 1.6 2.4 5
    2 900 1 2 0.4 1.6 3
    ①实验1中以υ(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②该反应的逆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4)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2molCO和6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H<0。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反应在有t1、t3、t5、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在t2、t4、t6、t8时都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分别是t6
     
    t8
     

    组卷:117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