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十五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54引用:57难度:0.9 -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
组卷:222引用:40难度:0.9 -
3.下列操作能达到灭菌目的的是( )
组卷:255引用:10难度:0.8 -
4.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88引用:63难度:0.9 -
5.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
组卷:155引用:25难度:0.9 -
6.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点53分调至晚11点55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组卷:46引用:9难度:0.7 -
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916引用:88难度:0.9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20.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研究人员按照如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和Y。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
(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100μ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
(3)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S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4)若要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5)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4类营养物质,即组卷:648引用:30难度:0.7 -
21.由于前些年牛奶制品被爆出安全隐患,很多民众认为生牛奶更安全。但有专家指出,没有经过加工的生牛奶中含有大肠杆菌、弧形杆菌、布鲁氏菌等近百种致病菌。为了证实该情况,某实验室按如图方法对生牛奶进行细菌检测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该无菌培养基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灭菌→倒平板。通常,制备培养基时要根据所培养细菌的不同来调节培养基的pH,调节pH应该在
(2)图中步骤①的目的是
(3)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可知生牛奶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菌落特征包括
(4)甲、乙两位工作人员分别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22、163和186,取平均值157;
乙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5、110和186,取平均值107。
你认为这两位工作人员的结果中,可信度低的是组卷:5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