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二)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8小题每小题2分,第9—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
1.过去一年,我们在有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20年,我国GDP规模101.4万亿元。2021年,我国GDP规模达到114.4万亿元。一年GDP增加了13万亿元,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第一次。能取得这些喜人的成绩,是因为( )
组卷:25引用:2难度:0.8 -
2.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为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增强与会代表委员与网民之间的联系和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新华网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2022年全国两会,我请代表委员捎句话》新媒体互动报道。此举表明( )
组卷:9引用:1难度:0.6 -
3.大国工匠高凤林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破解20载难题,让中国星映亮苍穹。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他都婉言谢绝。他为国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他身上集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8 -
4.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对台湾问题,我们坚持的基本方针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8 -
5.我国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表明( )
组卷:291引用:9难度:0.7
四、判断与分析:第15小题,本题8分。联系材料,判断分析。
-
15.材料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的节目《折柳寄情》,每个表演者拿着发光的绿色柳枝灯,现场响起《送别》的旋律。“折柳”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意象,成为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有情怀的讲述者。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怀抱银色柳枝汇聚场地中央“惜别怀远”,阐释了在中国古代亲朋好友分离时,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寄情”这一风俗。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折柳寄情”彰显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全世界都应该学习中华文化。组卷:9引用:2难度:0.3
五、实践与探究:第16小题,本题20分。按要求完成任务。
-
16.材料一:“读懂党的第三份历史决议”
党中央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材料二:“聚焦新国发2号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贯彻落实好《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即新国发2号文)精神,要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思考与看待贵州问题。科技强则中国强,要充分用好用活文件带来的重大机遇,全力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为努力开创贵州高质量发展新的“黄金十年”提供强大技术和智力支撑。
材料三:“学习新少年,建功新时代”
在2021年度贵州省“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中,我省评选出了贵阳市第十九中学李沐樨、遵义市新蒲新区中桥小学姜林利、六盘水市盘州市第三小学范恩林、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慧海实验学校张真齐等10名“新时代好少年”。
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材料一中的划线部分,任选两个关键词,紧扣其内容,分别说说如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2)根据材料二,分析要开创贵州高质量发展新的“黄金十年”,为什么必须全力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
(3)请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设计一次全校主题宣讲活动。活动主题: 活动步骤:
(至少三个步骤)①
②
③活动总结语:(80字左右) 组卷:5引用:2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