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6 2:0:2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ㅤㅤ记忆中泡桐花(演绎 表现)得如火如荼的一次,是多年前的华山之行。当火车欢快地奔驰在关中平原上时,窗外一片片泡桐花轻盈lüè过,柔美得仿佛一个个紫色的梦。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飘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蕴味。
(1)请将下面的一幅字临写至田字格里。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文中注音写出汉字。
荼
lüè
(3)找出文段中一个错别字并加以订正。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组卷:1引用:1难度:0.8 -
2.综合性学习。
ㅤㅤ走进初三,有些同学感到压力大,学业重,时有畏难情绪,班主任张老师就给同学们开了一次以“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班会。这堂班会课请你与小盱、小眙同学来参与完成。
(1)张老师准备用两个名人事迹形成一副对联来鼓励学生。张老师已经想好了下联,请小盱根据下联对出上联,小盱请你帮助。
周恩来少有大志,每以中华民族崛起为己任,发奋学习,苦读圣贤;张桂梅立志山区教育,她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上联:为
下联:为山区教育振兴毕生奉献
(2)张老师请你为“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班会写一段主持人开场白,并把自己积累的一句关于自强不息的诗句运用进去,来启发学生。
(3)班会课结束,张老师要小眙组织一次以“自强不息”为话题的演讲活动,小眙同学没有组织过,请你指导。你给他指导了演讲活动流程组织的4个环节,使本次活动顺利开展。
4个环节是:组卷:3引用:2难度:0.5 -
3.诗文名句填空。
①看红装素裹,
②
③
④不应有恨,
⑤
⑥
⑦范仲淹《岳归楼记》中表现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的诗句是“组卷:0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与理解。(70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秋声一片
林清玄ㅤㅤ①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
ㅤㅤ②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风的讯息;也不能在夜里的庭院,看挥扇乘凉的老人,感受到夏夜的乐趣;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做最后一次出海航行捕鱼,而知道秋季将尽。
ㅤㅤ③都市就是这样的,夏夜里我们坐在冷气房子里,远望落地窗外的明星,几疑是秋天;冬寒的时候,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还以为春天正盛。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季节对我们已失去了意义,因为在都市里的工作是没有季节的。
ㅤㅤ④前几天,一位朋友来访,兴冲冲地告诉我:“秋天到了,你知不知道?”他突来的问话使我大吃一惊,后来打听清楚,才知道他秋天的讯息来自市场,他到市场去买菜,看到市场里的蟹儿全黄了,才惊觉秋天已至。不禁令我哑然失笑: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子来说,要是知道人是从市场知道秋天,恐怕也要笑吧。
ㅤㅤ⑤古人是怎样知道秋天的呢?我记得宋朝的词人蒋捷写过一首词,题名就是“秋声”:
⑥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似,檐底铃声。
⑦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ㅤㅤ⑧这首词很短,但用了十个“声“字,在宋朝辈起的词人里也是罕见的:蒋捷用了风声、雨声、更声、铃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来形容秋天的到来,真是令人感受到一个有节奏的秋天。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里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季节感,可惜这种对季节的感应已经慢慢在流失了。
ㅤㅤ⑨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甚至不如一棵树。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实、落叶等等,并且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中,而我们呢?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更不要说从声音里体会秋天的来临了。
ㅤㅤ⑩自从我们可以控制室内的气温以来,季节的感受就变成被遗弃的孩子,尽管它在冬天里猛力地哭号,也没有多少人能听见了。有一次我在纽约,窗外正飘着大雪,由于室内的暖气很强,我们在朋友家只穿着单衣,朋友从冰箱拿出冰淇淋来招待我们,我拿着冰淇淋看窗外大雪竟自呆了,怀念着“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那样冬天的生活。那时,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寻,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
ㅤㅤ⑪由于人在室内改变了自然,我们就不容易明白冬天午后的阳光有多么可爱,也不容易体知夏夜庭院,静听蟋蟀鸣唱任凉风吹拂的快意了。因为温室栽培,我们四季都有玫瑰花,但我们就不能知道春天玫瑰是多么的美;我们四季都有杜鹃可赏,也就不知道杜鹃血一样的花是如何动人了。
ㅤㅤ⑫传说唐朝的武则天,因为嫌牡丹开花太迟,曾下令将牡丹用火焙燔,吓得牡丹仙子大为惊慌,连忙连夜开花以娱武后的欢心,才免去焙燔之苦。读到这则传说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经事的少年,也不禁掩卷而叹:我们现在那些温室里的花朵,不正是用火烘烤着的各种花的精灵吗?使牡丹在室外还下着大雪的冬天开花,到底能让人有什么样的乐趣呢?我不明白。
ㅤㅤ⑬萌芽的春、绿荫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冬在人类科学的进化中也逐渐迷失了。我们知道秋天的来临,竟不再是从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这使我在秋天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情。这种心情,恐怕是我们下一代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吧!
(1)作者为什么说“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请结合全文分析原因。
(2)结合文章第⑩段内容,赏析该段画线句。
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寻,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
(3)文章第⑤段引用蒋捷的词《秋声》,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⑬段中提到了“我们下一代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吧”,请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组卷:7引用:1难度:0.8
三、构思与表达。(60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ㅤㅤ我们经常看到班级墙上张贴着“静、竞、净、进”四个字,相信你对这几个字会有深刻的体验或者见解,请你就其中一个字叙写你的经历,或者谈谈你的看法。
ㅤㅤ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③写书工整,卷面整洁;
④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