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2021年同步练习卷(10)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内容不是《红星照耀中国》重点讲述的一项是( )
组卷:513引用:3难度:0.8 -
2.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1560引用:6难度:0.7
二、填空题。
-
3.小柯与小乔正拿着这学期所读的名著热烈讨论呢,让我们加入其中,一起来个思维碰撞吧!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小柯:我发现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介绍人物时叙事角度有点奇怪,大部分用第三人称讲述,但介绍①
我:这样子让被采访的人物自述生平,确实符合传记②
小乔:这样既有第一手的新闻事实,也有传主自身对事件的思考,使读者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有更清楚的了解,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呢!组卷:21引用:2难度:0.8 -
4.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是指国民革命军北伐。(
②书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如一家被灭口66人、让作者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
③一位外国武官曾经说,单单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同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作战的能力了。这就是红军军官习惯说:“兄弟们,向前冲!”而不是说:“兄弟们,跟我来!”(组卷:12引用:1难度:0.7
三、名著阅读。
-
5.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①他突破了几万敌军的层层防线,在进军途上一路攻克战略要冲,为主力部队保证交通,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在西北苏区根据地找到了栖身之地。他的部下告诉我说,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
②(A)过去即有这样一种斗争历史,我原来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A)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中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不进的结果。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
③我住在(A)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中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④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
⑤我必须承认(A)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使我很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A)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1)选段中的(A)是指
(2)联系原著,说说“六千英里的长征”中有哪些英勇事迹?请列举三个。
(3)以选段为例分析A的人物形象。组卷:56引用:3难度:0.6 -
6.下面两位名人的话,哪一句更适合评价《红星照耀中国》?结合原著说说理由。
A.像焰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原来还另外有一个中国啊!--拉铁摩尔
B.全书皆言诚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学,无半字涉于仙佛邪淫之事。--张书绅组卷:31引用:2难度:0.8 -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有一个农村少年是在四川参加红军的,我问他为什么参加。他告诉我说,他的父母是贫农,只有四亩田(不到一英亩),不够养活他和两个姊妹。他说,红军到他村子来时,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给他们喝热茶,做糖给他们吃。红军剧团演了戏,大家很快活,只有地主逃跑了。分配土地后,他的父母也分到了地。因此他参加穷人的军队时,他们并不难过,反而很高兴。
另一个少年大约十九岁,在湖南当过铁匠学徒,外号叫“铁老虎”。红军到他县里时,他放下风箱、锅盘,不再当学徒了,只穿了一双草鞋、一条裤子就赶紧去参军。为什么?因为他要同那些不让学徒吃饱的师傅打仗,同剥削他父母的地主打仗。他是为革命打仗,革命要解放穷人。红军对人民很好,不抢不打,不像白军。他拉起裤腿,给我看一条长长的白色伤疤,那是战斗的纪念。
还有一个少年是福建来的,一个是浙江来的,还有几个是江西和四川来的,但是大多数是陕西和甘肃本地人。有的已从少年先锋队“毕业”,虽然看上去还像孩子,却已当了几年红军了。有的参加红军是为了打日本,有两个是为了要逃脱奴役,三个是从国民党军队中逃过来的,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参加红军是“因为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打地主和帝国主义”。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1)文中的红军战士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2)人们为什么十分愿意参加红军?
(3)从少年的对话中,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组卷:66引用:3难度:0.8 -
8.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性格特征 相关事迹 周恩来 A. ①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膀上,走过乡间田野;
②第一次与斯诺见面时用英语打招呼,为其规划采访行程。B. 意志坚定;爱惜部下 ①长途跋涉,到上海、北京、柏林找寻共产党;
②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与他们一起娱乐、运动。彭德怀 生活节俭;性格刚烈 ①同部下一样,只有两件衣服;
②从事谍报工作被抓后不屈服,坚决不招供。贺龙 英勇无畏;善于用兵 C.① 组卷:687引用:7难度:0.7 -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据彭德怀司令员说,这就是红军力量所系的主要原则,每次扩大红区都要运用这些原则。他最后说:“因此你可以看到游击战要成功,需要这些基本条件:无畏、迅速、计划周密、机动、保密、行动神出鬼没和坚决果断。缺一项,游击队就不能取胜。如果在战斗开始时,他们没有决断,战斗就要拖延时日。他们必须迅速,否则敌人就能得到增援。他们必须机动灵活,否则就会失掉运动的有利条件。”
“最后,游击队绝对必需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参加。如果没有武装农民运动,事实上就没有游击队根据地,军队就不可能存在。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心中,只有实现群众的要求,只有巩固农村苏维埃中的根据地,只有掩护在群众之中,游击战才能带来革命的胜利。”
彭德怀在阳台上踱来踱去,每次走到我伏案疾书的桌子边上时就提出一个论点。现在他突然停下来,沉思地回想。“但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他说,“比这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它所以壮大是因为人民帮助我们。”
(1)游击战取得成功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2)红军游击战术的口号是什么?
(3)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组卷:115引用:3难度:0.5 -
10.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A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选段文字选自名著组卷:7引用:1难度:0.7 -
11.下列关于这部名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23引用:1难度:0.9 -
12.在这部名著中,斯诺向我们展现了红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红小鬼,你从中学习到了红小鬼的哪些优秀品质?请概述一个反映红小鬼优秀品质的情节。
组卷:79引用:2难度:0.7 -
13.名著阅读。
八年级1班举行读《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交流会,请你帮助完成表格的内容。(识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辨人物)“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语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文讲的!”选段中“他”指的是 (1) (忆历史)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2) (析原因)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名著,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3)组卷:113引用:2难度:0.7 -
14.根据以下材料,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内容,请你谈一谈刘力群先生捐赠的这版“红星”为何能入藏国图?
世界首版《红星照耀中国》斯诺签名本入藏国图
时间:2020-10-20|来源:环球网|责任编辑:薛珊 10月15日,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刘力群先生向国家图书馆捐赠包括世界首版《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签名本在内的30种44册国际友人珍贵签名本、书信手稿及相关资料共计30种44册件。
本次刘力群先生捐赠的珍贵文献将入藏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该文库除收藏近现代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化名人及历史人物的手稿外,也征集名家签名本。本次刘力群先生珍藏签名本的入藏,丰富了国家图书馆的相关收藏。国家图书馆也将继续致力于征集、保护、研究各界名家的各类手稿,进一步挖掘其内在价值,为推动相关研究,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积极作用。组卷:7引用:1难度:0.7
五、现代文阅读。
-
41.有人认为刘伯承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将军。《红星照耀中国》中刻画了不少这样的红军领袖形象,请在周恩来、彭德怀、贺龙中任选一位,并简要分析。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4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1)“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土地”怎样理解?
(2)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
(3)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①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②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4)“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组卷:606引用:1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