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联考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8 19:30:2

一、基础知识综合。

  • 1.请你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并完成小题。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kuàng(①)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liáo(②)阔啊。
    (1)上面语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是
     

    A.jié/chù
    B.jiē/chù
    C.jié/zhù
    D.jiē/zhù
    (2)根据语境,语段中应填入的汉字是①
     
        ②
     

    (3)参考(课内链接),结合语境,解释材料中加点的词。
    (课内链接)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语段新词)增修新
     

    组卷:8引用:1难度:0.4
  • 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初心,便是这时代的火炬,引领我们继续奋斗、砥砺向前。
    ②征途已至新起点,不负韶华再出发。
    ③请记住,无论时局如何变化,我们实现收官之年目标任务的决心从未改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从未改变。
    ④这决心,正如攻坚利剑,敦促我们敢打必胜、所向披靡。
    ⑤请记住。不论是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烽火硝烟里,还是在国际形势波诡云谲的惊涛骇浪中,我们都要秉持永恒的初心。

    组卷:280引用:24难度:0.7
  • 3.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乐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①
     
    ”(《论语》),乐学,才能享受到学习的愉悦,这样即使生活艰难,也能“②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理想 辛弃疾用“③
     
    ,④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直接刻画孙权的年轻有为,借此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的理想;龚自珍移情于物,用“⑤
     
    ,⑥
     
    ,”(《己亥杂诗》其五)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想为国效力的愿望。
    进取 老师让选两句诗作为座右铭,小文同学选了“⑦
     
    ,⑧
     
    ,”(李白《行路难》其一)两句,激励自己乐观进取、积极向上。

    组卷:95引用:3难度:0.9
  • 4.综合性学习。
          为增强同学们厉行节约的意识,某学校开展以“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活动一;我关注】
    《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我国仅餐饮业餐桌的粮食浪费每年就高达1800万吨,相当于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这其中人均浪费量为每餐96克,浪费率高达11.3%。而浪费粮食的大军中最显著的人群就是中小学生,他们每年食物浪费的比例达到了供应量的三分之一,人均浪费食物量为每餐高达130克。
          学校就“浪费粮食后,你会产生负罪感吗?”这一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表:
    选项 人数 比例
    A.会 282 22%
    B.不会 998 78%
    (1)从以上两段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信息。
    【活动二:我采访】
    (2)校报记者小郁针对食物浪费现象,采访了某餐馆经理杜亮,请补充其采访内容。
    小郁:杜经理,您好!①
     

    杜亮:我们餐馆里的食物浪费情况确实令人痛心。
    小郁:您餐馆的食物浪费现象主要有哪些?
    杜亮:②
     

    小郁:这样看来,实在太浪费了……感谢您接受采访。
    村亮:不客气,再见!
    【活动三:我倡议】
    (3)请以学校学生会的名义,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粮食的倡议,并拟写一份倡议书。
    倡议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会
    2021年6月24日

    组卷:39引用:3难度:0.3

二、阅读。

  • 11.【甲】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乙】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眉头鬓上]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②[妨]遮蔽。③[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两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但基调和抒发的情感大不相同,试结合诗句加以阐释。

    组卷:109引用:4难度:0.6

三、作文

  • 12.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南朝时候,吕僧珍是饱学之士,他生性诚恳老实,待人忠实厚道。他的家教极严,对每一个晚辈都耐心教导,严格要求,所以他家形成了优良的家风,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待人和气,品行端正。他家的好名声远近闻名。
          南康郡守季雅为官清正耿直,秉公执法,从来不愿屈服于达官贵人的威胁利诱,为此他得罪了很多人。一些大官僚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办法让他革了职。
          季雅被罢官之后,一家人只好另寻住处。到哪里去住呢?他颇费了一番心思,离开住所后四处打听,看哪里的住所最符合他的心愿。
          很快,他就从别人口中得知,吕僧珍家是一个君子之家,家风极好。他不禁大喜。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吕家子弟个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说来也巧,吕家隔壁的人家要搬到别的地方去,打算把房子卖掉。季雅赶快去找这家主人,愿意出110万钱的高价买房,那家人很是满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吕僧珍过来拜访这家新邻居。两人寒暄了一番,吕僧珍问季雅:“先生买这幢宅院,花了多少钱呢?”季雅据实回答。吕僧珍很吃惊:“据我所知,这处宅院已不算新了,也不很大,怎么价钱如此之高呢?”季雅笑了,回答说:“我这钱里面,10万钱是用来买宅院的,100万钱是用来买您这位道德高尚、治家严谨的好邻居的啊!”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受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组卷:7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