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二)

发布:2024/10/31 11:3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整体而言,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俗文学是一脉相承的。互联网的作用体现在使小说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读者通过互联网推动创作者开发出更多新题材、新创作方式和新内容。创作者们在同一平台上相互竞争,也会推动内容进化,使得内容走向“多元化”。
          可以说,中国网络小说在全球都是走在前列的,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强的推动力。互联网传播和反馈速度更快,交流更直接。用户通过互联网贴出小说,瞬间就能到达读者手中。作家可以快速调整内容,写作水平也会快速提高。很多小说开头很一般,甚至漏洞百出,但写了几个月之后,作品渐入佳境,让人无法割舍。互联网对创作的提升帮助非常大。
          网络文学的面貌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巨大变化,不断推陈出新。近20年来,网络文学有三个最直观的变化:一是数量更加庞大。最早的时候,论坛上前一晚所有小说的更新内容,早上起来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现在网络小说每天的更新量之大,无论你怎么翻页都翻不完。
          二是从模仿到原创。当时大部分内容,10部有9部是玄幻类作品,题材比较单一,而现在仅大类就有200多个,下面小流派更多,原创性大大提高。三是质量大幅提高。当时作品大多模仿痕迹很重,语言和构思也比较稚嫩。现在很多作家文笔老练。今天,网络小说可以说聚集了通俗文学领域的很多优秀作家作品。
          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们的网络小说已经大量进入,翻译后不存在接受障碍,国内的热门作品,在国外受欢迎程度也很高。在欧美,近两年也开始出现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趋势,截至2019年初已翻译100多部,起点国际上线后,有了专业译者组的帮助,迄今已翻译500多部。这是我们以前很难想象的,尤其是我们网络小说都很长,几百万字、上千万字的都有。有国外爱好者花如此大的精力和成本主动翻译,说明我们的网络文学有内容品质优势,成功走出去本身很能说明问题。
          在中国整个文化市场中,网络文学行业发展是超前的,广度大,种类丰富,内容质量过硬。但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不是单一文艺领域就能造就的,它是各行各业协作的结果。目前为止,除了孙悟空这样的传统经典形象之外,我们还没有一个全新创作的、在全球市场都广受欢迎的当代文化符号。如果我们能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发掘出这样的资源,再通过下游改编把它放大,打造出一个代表新时代中国的文化符号,才算是中国流行文化真正的成功。
    (摘编自《互联网加速文学进化》)材料二:
          网络文学,作为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成果,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进入中国而诞生。作为一种大众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在诞生之初,从技术上实现了普通文学青年的写作零准入,同时打破了传统文学通过印刷出版的高门槛,情感爆发力、创作想象力空前高涨,大批玄幻、仙侠、科幻、都市等类型作品纷纷登场,并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同时,在内容表现和手法运用上,网络作者自觉、自发、自愿地接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经典的脉络,大量优秀作品随之产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网络文学一路走来,逐渐进入主流视野,不断迈向经典化、精品化。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作者、读者加入到网络文学中来,这与网络文学的本体特征和属性有着内在的关联。网络小说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作为大众文化的果实,作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广大作者抒发情感和想象的载体,也作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广大读者寄予情感和梦想的阵地,随科技更新迭代,从PC到移动,从文字到IP,以文字为源头的主体性从没改变。创作与阅读的主体关系不仅互为表里,也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进程,成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娱乐化的必然诉求。网络文学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成为创作与阅读双方的日常,陪伴着他们成长。
          网络文学的热血幻想不仅是一个“白日梦”,而且是基于人类社会的终极愿望,携带着人类文化基因密码,合乎人类情感的发生发展。如果说网络文学是专指在网络上发表并传播的一种带有大众文化属性的外在表达,那么,热血幻想就是网络文学内在的本体特征,也是网络文学创作的主体标识。
    (摘编自《凸显本体特征,深植现实观照——二零一九年网络文学创作管窥》)
    材料三:
          在新媒介语境中,现实主义传统应该重新得到重视与强调,被赋予新的生命力。这可以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层面来理解。
          从可能性来讲,数字媒介深刻地改写了现实与自我的定义,改变了人与现实的关系,客观上要求重新审视文艺、现实、真实等理论命题。在此情况下,网络文学开始出现现实题材的创作热潮。在中国作协发布的“2018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上,现实类题材作品占据了一半的席位,如起点中文网站“现实频道”上线不到一年,就有4万多部现实题材作品。与此同时,传统的幻想类题材也开始生活化。被称为“生活流”。这种现实题材的创作倾向既是网络文学发展20年之后自我转型、突破瓶颈、扩大创作空间的需要,也与网络社会由早期的虚拟空间日渐转向虚拟与现实的互渗相关。这在客观上为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与重建奠定了基础。
          从必要性来讲,重建现实主义传统,不仅有助于网络文学创作表现二次元等虚拟世界,也有助于表现被淡忘的线下生活,加强网络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实现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转型。网络文学突出的社会性,要求重建现实主义传统。数字媒介前所未有地加强了文学的社会性。网络文学成为一种社会形式,它的生产、运营与阅读模式具有突出的社会性特征。
          写作与阅读不再是传统文学的个人行为,而是社会性、群体性事件。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并通过影视、游戏、动漫等衍生品进行了广泛地传播,改造着参与者的日常生活,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与文化功能。由于网络文学的过度商业化,部分网络文学作品呈现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面对这种情况,显然需要重新强调现实主义传统的思想性、倾向性,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与社会责任意识,要求网络文学传递社会正能量,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这样既有利于中国年轻一代价值观的塑造,也有利于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
    (摘编自《开启新媒介现实主义,切近网络文学发展实际》)(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小说尽管依赖新兴的互联网而产生、发展,但从整体上说,在题材、创作方式等方面还是和传统通俗文学一致。
    B.近20年来中国网络文学数量更加庞大,原创性大大提高,质量大幅提高,优秀作家作品大都聚集于通俗文学领域。
    C.作为改革开放的文化成果的网络文学,凭借写作的零准入、发表的无门槛,表现出强大的情感爆发力、创作想象力。
    D.当前网络文学出现向现实主义传统回归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现实类题材作品数量增多,传统的幻想类题材生活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网络小说走在世界前列,推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大量进入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颇受欢迎,近两年开始走进欧美。
    B.凭借着互联网迅捷的传播与反馈速度,网络小说创作者与读者可以互相交流,作家能快速调整内容,甚至迅速提高写作水平。
    C.网络文学诞生之初,玄幻、仙侠、科幻、都市等类型作品纷纷登场;网络作者并未丢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学经典的脉络。
    D.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化的果实,成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娱乐化的必然诉求,其本体特征与创作的主体标识是基于现实的热血幻想。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文中“网络文学中重建现实主义传统”表现的一项是
     

    A.《大国旗舰》《大国重工》虽然是穿越文,但分别展现了中国造船工业、重型装备工业的发展壮大。
    B.《你在万丈荣光中》有穿越元素,也有以大篇幅文字展现“最美逆行者”消防员的生活,充满正能量。
    C.由网络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大江大河》的热播,让投资方看到了现实类题材剧的广阔商业前景。
    D.网络文学作品《上海繁华》展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艰苦奋斗、顽强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当前如何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90引用:13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爱时而脆弱
    【美国】罗伯特•M•罗斯
          再怎么伤心的人,也不得不吃东西。咒骂了女人、食物及其他人们追之不倦的事物之后十六个小时,丹顿来到街角的一家杂货店,吞了一份凤梨圣代,两份花生酱三明治,一块掺了麦芽糖的双层巧克力,外加一袋饼干。店里有个女孩。女孩坐下时,他瞥了一眼,站起来时他瞥了一眼;离开时,他瞥了两眼。付过账离开了杂货店,他朝北走去。这可是与他原来打算走的方向一百八十度的不同。他希望那女孩的步伐别迈得那么大,要从一街之遥一下子赶上去,他办不到。
    “嗨!你也走这条路?”他说。她只是把头转过来,长长的睫毛对着他眨了眨,然后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假如你迷了路,”他又试了一次,“我可以告诉你你在那里,这个地方我住了好多年了。”
          女孩仍然不为所动。他开始觉得困窘,不过还不到足以教他打退堂鼓的地步。
    “左边是菲尔德宅子,”他说。
    “自从菲尔德先生买下它以后,它就一直叫做菲尔德宅子。他们的女儿是一丝不苟型的,但儿子们却油里油气。如果我是你,我不会在这种地方停留的。”
          女孩是没有停留。她有着清晰的侧轮廓,尖端微翘的俏皮的鼻子。虽然吃了闭门羹,丹顿的耳朵却痒了起来。每当有爱的钟声响起时,他的耳朵一定觉得酥痒。
    “我的‘五点钟忧郁症’已经痊愈了,我敢打赌--”这完全是一次一厢情愿的打赌。女孩倏地向左转,丹顿的话凝在半空中。眼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一幢既长且广的房子里,他叹了口气。不过至少知道她是谁。她八成姓弗烈格,这片老格利斯渥德区是给弗烈格家租去的。
          那天晚餐的时候,他母亲说:“丹顿,我很高兴你自己觉得好点了,但是你看起来不像。人不可能没有吃饭而不将饥饿的神情显示在神色上的。”
    “也许他又恋爱了。”他父亲猜测着。
    “你和玛格莉特重修旧好了?”母亲问?
    “玛格莉特!”丹顿哼着说。“那个蠢货!”
    “丹顿!”母亲惊呼起来。
    “青春易逝啊!”老温特渥斯下了这样一句评语。
    “我现在交了一个新的女朋友。”丹顿鲁莽地宣布。
    “真的?”温特渥斯太太问?“这次是谁?”
    “弗烈格小姐。”
    “还好是位小姐,”温特渥斯先生说。
    “她叫什么名字?”
    “她自我介绍时说她是弗烈格小姐。”
    “喔?那你就称自己是温特渥斯先生?”父亲说。
    “你反正不知道她的名字,”母亲说。“是不是?”
          丹顿郑重地站了起来。
    “当你们在我这个年纪时,大概不会随便跟刚认识的人深交吧!”他不悦地说。
          次日,丹顿向父亲借了一套白色法兰绒装,从阁楼里挖出一把用旧了网球拍,然后上街闲逛。他步伐踱得慢极了,慢得前后让五个家伙对着他大鸣喇叭,其中有三个还鸣了两次,因为他们不得不绕道而行。
          终于,他的耐心有了代价。他猛练反手拍,直到她走近。然后丹顿开口:“你好!我相信我们以前见过面。”
          那次邂逅,显然并没有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快地她又走了。丹顿一下子坐在消防栓上,一下子坐在街旁镶路石上,一下子又坐到地上。到那女孩回来为止,他一共等了四十分钟。
    “抱歉,”他谦卑地说。
    “我真的很呆,但我只是想见一见你。我的名字是丹顿--丹顿•温特渥斯。你姓弗烈格,至于其他的我就不晓得了。”
          有那么一刻美妙的时光,丹顿觉得全身浸润在她湛蓝冷漠的眼神里。但很快地,这眼神随着她的后退移开了。
          丹顿有好几个礼拜没跟韦伯•哈斯汀说话,因为他们为了一个女孩子正闹得不愉快。丹顿收起了自尊,打了电话给韦伯。
    “好吗?”他说。“出来喝杯可乐吧!”直到扯到正题前,韦伯已经喝掉他三杯可乐。
    “你认识住在你家后面的女孩吗?”他问得漫不经心。
    “哪一个?”
    “搬到格利斯渥德区那个。”
    “认识又怎样?”
          丹顿涨红了脸,双手紧抓着椅子的扶手,黏下一团口香糖。他努力保持平稳的声调。
    “假如你认识的话,也许可以帮我引见一下。”
    “你要见她?”韦伯挑衅着说。“你是本镇的大情圣啊?”
          这个占了地理位置便宜的人,竟然如此不可理喻。然而丹顿并不太愤怒,因为韦伯也曾受过他这种气。丹顿思索着其他可能帮得上忙的人。于是,他满心不情愿地找上了珍妮•弗瑞斯特--一个有着一口暴牙,动不动就咯咯笑的女孩。
    “珍妮,”他说。“我一直满喜欢你的。”
          珍妮咯咯地笑了。
    “下一次我们开车去兜风时,希望你也来。事实上到时候我们需要有人担任烹调的工作,所以希望能再找一个女孩来。你有没有什么新朋友可以带来?”
          珍妮摇了摇头。丹顿毫不在意她给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他接着问:“住在格利斯渥德区的那个女孩怎样?”
    “梅琳•弗烈格吗?她不会去的。”
    “为什么?”
    “她不喜欢你,”珍妮又咯咯地笑了起来。“她觉得你乳臭未干。”
    “听好,珍妮!”他一脸严肃地说。
    “我才不是乳臭未干。要是在学期期间,我就有办法证明我不是。她会在足球队、篮球队,还有学生集会中看到我。然后她会明白我的生活有多么严谨。”
          这一次,令他宽心的是,珍妮并没有那样笑。她反而皱起眉头,以充满智慧的口吻说:“人们一旦对他人有了错误的印象,想要改变他们的成见是很难的。梅琳觉得你没有深度,你应该主动有所表示,让她明白你的诚意和目标。”
          丹顿生平第一次由衷地欣赏珍妮的智慧。
          步行回家的途中,他不断忖度着各种表明自己的方法。假如他能够在危急的情况中救出一个婴儿,或是一条狗也好,梅琳一定会因此对他有进一步的认识。只不过,经验告诉他,婴儿与小狗很少处于危险的情况中。想着想着,他来到费兹花店门前。橱窗上贴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花是一切爱人的语言。”
          这段文字点醒了他。
    “爸,”在晚餐桌旁他说。
    “你可不可以先预支一点钱给我,做为整理草地以及其他杂物之用?我算了一下,大概要十八块。”
    “等等,儿子,一个月草地只需要整理两次就行了。”
    “你拿钱到底做什么?”他母亲问。
    “喔,我得买一份礼物。”
    “给女孩子?”
    “嗯,差不多。”
    “我不答应!”他母亲说。“再说,这个月以来,你已经拿了不止十八块了。”
          温特渥斯先生抿一抿嘴唇。
    “想一想,这个月也许不好过。”
          在结束他银行的账户前,丹顿还有十一块钱。有了十八块,还有那十一块,他威武地朝费兹花店前进。一个新面孔的女孩,站在柜台里。她有一双弯弯的眉毛,和甜美温馨的笑容。他心里想着梅琳。
    “买廿九块钱兰花!”他喊着。
          那个女孩不相信地盯着他看。最后,她想:“天哪!”一个充满意义的字眼。丹顿感觉得出她的惊羡。
    “把花送到多佛路的梅琳•弗烈格小姐。”他冷峻地说。
    “天哪!”同样的话,不同的含意。这一次像是一个爱怜的抚弄。
    “廿九块!”当钱只是一串冰冷、无人性的数目时,并不怎么讨人喜欢;一旦它经由轻柔的嗓音转译出来,听来仿佛是祝祷之声。他将一堆钞票搁在柜台上,望着那个女孩,就像望着北天的星星一般,她变得如梦如幻,清澈闪烁。
    “你叫什么名字?”他哑着声音问。
    “黛安娜。”她回答。
          丹顿搔了搔耳朵,它又开始痒了。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因失恋而伤心的丹顿在杂货铺里大吃一顿后,终于顺利地遇上了自己的真爱--梅琳•弗烈格。
    B.得知儿子又重新恋爱后,丹顿的父亲说“青春易逝啊”,意在告诫儿子好好珍惜自己的感情。
    C.为了接近梅琳•弗烈格,丹顿不惜和正在闹矛盾的韦伯和好,但韦伯并不想帮他,只是喝他的可乐。
    D.梅琳•弗烈格并不喜欢丹顿,觉得他没有深度。她通过珍妮•弗瑞斯特对丹顿表达了自己的拒绝态度。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对话潜台词丰富。丹顿向父母要钱,父亲说“一个月草地只需要整理两次就行了”表明丹顿曾经以此为借口要过钱。
    B.小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丹顿痴情,对感情坚定不移;韦伯无理,拒绝好友的请求;珍妮单纯,对好友直言不讳。
    C.语言风格诙谐风趣,充满喜剧色彩。韦伯拒绝了丹顿的请求,还讽刺对方“你是本镇的大情圣啊”,令人忍俊不禁。
    D.小说题目意蕴丰富,充满反讽意味。“爱时而脆弱”,对于丹顿来说,爱不是时而脆弱,而是“经常”脆弱。
    (3)赏析文中两处划线句子。
    ①店里有个女孩。女孩坐下时,他瞥了一眼,站起来时他瞥了一眼;离开时,他瞥了两眼。付过账离开了杂货店,他朝北走去。这可是与他原来打算走的方向一百八十度的不同。
    ②“廿九块!”当钱只是一串冰冷、无人性的数目时,并不怎么讨人喜欢;一旦它经由轻柔的嗓音转译出来,听来仿佛是祝祷之声。
    (4)请简要概括丹顿为“恋爱”成功做了哪些努力,作者写这些情节有何用意?

    组卷:48引用:8难度:0.7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辟武宁张建封府。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畸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不听。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是诏中停。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免之;沉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军吏李昱贷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奏曰:“臣职司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元和十年六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并伤议臣裴度。时淮夷逆命,凶威方炽。言事者继上章,疏请罢兵。是时盗贼窃发,人情甚惑,独孟容诣中书省雪涕而言曰:“昔汉廷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未有过失,而狂贼敢尔无状,宁谓国无人乎?然转祸为福,此其时也。莫若上闻,起裴中丞为相,大索贼党,穷其奸源。”后数日,裴度果为相,而下诏行诛。许孟容议论人物,有大臣风采。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号为宪。
    【注】①好畸:地名。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
    B.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
    C.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
    D.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是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课最,古时朝廷对官吏定期考核,检查政绩,政绩最好的称“课最”。“课”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考核。
    C.补阙,匡补君王的缺失,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及举荐人才的官职,与“拾遗”同掌供奉讽谏,也叫“开缺”。
    D.牲玉,供祭祀用的牺牲和玉器。牲,古代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等,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孟容能言善辩,勇敢无畏。李纳造反,三批使者都没有说服他。许孟容给李纳讲明逆顺的祸福关系。李纳悔悟谢罪,为此退兵而去。
    B.许孟容刚正不阿,不惧权贵。皇帝越级破格提拔没有功劳的齐总,许孟容极力反对,并且和王武陵发生争论,于是皇上下诏停办此事。
    C.许孟容体恤民意,以民为本。大旱之年,皇帝斋居损膳,许孟容还建议圣上应在关防、徭役、赋税、讼狱等方面反躬自省,顺民奉天。
    D.许孟容坚守正义,忤逆圣意。许孟容逮捕借钱不还的李昱,宪宗下诏把李昱交付给军队处治,并两次派使者督促,许孟容都没有听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
    ②今朝廷未有过失,而狂贼敢尔无状,宁谓国无人乎?
    (5)许孟容“议论人物,有大臣风采”,在裴度为相这件事上是如何体现的?

    组卷:39引用:9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8.如图是某校学生会招聘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言语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组卷:14引用:4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她说:“我们要松弛下来,要发现孩子的喜爱,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要引领孩子发现自我,而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而她说:“我们必须拼了,要不停地刷题,要死记硬背,要用填鸭式教育逼孩子走出贫困和大山,要考上浙大、武大、厦大和川大。”她们,一个是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一个是华坪女中的老校长、2020年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老师。
          即将参加高考的你,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组卷:15引用:8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