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2.7 包身工》2023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包身工制是旧中国工厂中实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最早是在日资纱厂中广泛采用。包身工多系农村贫苦少女,通过包身契包给“带工”的工头。由包工头付给女工家庭以低微的包身费,一般为二三十元。包身期限一般为3年。在此期间,女工工资收入,均归包工头所有,包工头仅供给包身工以极低的生活费。包身工在厂里受资本家和工头的欺压,劳动繁重;在厂外的一切行动则受包工头的严密监视,绝无人身自由。她们过着非人的生活,许多人未满期就被折磨而死,是旧中国处境最为悲惨的工人。
          包身工制曾在旧中国的一些工厂,特别是纱厂实行。1932年,上海的纱厂中,包身工约占女工的1/3,在日资纱厂中包身工约占一半。包身工制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奴役制度。由于工人群众的斗争和社会舆论的谴责,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革命形势的发展,包身工制趋于消灭。
    (摘编自互联网)比较这两段文字与课文中相关内容的异同点。

    组卷:4引用:5难度:0.5
  • 2.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关于她们的生活情况,根据当时我能够调查到的,都已经写在那篇报告(《包身工》)里了。这是一篇报告文学,不是一篇小说,所以我写的时候力求真实,一点也没有虚构和夸张。她们的劳动强度,她们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当时的工资制度,我都尽可能地作了实事求是的调查,因此,在今天的工人同志们看来似乎是不能相信的一切,在当时却是铁一般的事实。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使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流氓特务这一切恶势力的紧密结合。为了压迫和榨取这成千上万的孤苦无靠的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者、工部局、带工头、老板、帮口头子、国民党特务,以至当地的地痞流氓,完全结成一条统一战线。在这个地方,既没有所谓国家主权、政府法律,更谈不上生活保障和人身自由。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镇反运动的一次诉苦大会上,我听到过一个老年的纱厂女工说:“你们说,我们给资本家做牛马,其实呀,连牛马也不如,我们是苍蝇、蚊子一样的虫豸。东洋人老板和带工头打死一个工人,好像在地上踏死一只蚂蚁一样,一点也不算稀奇。”这是实话,一点也不假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去看过上海的曹杨新村、控江新村,我也曾去看过工人医院。看到这些,不知别人是什么感觉,我却总会很自然地联系起包身工的生活。包身工的形象,想起来就会使软心肠的人流眼泪。什么面黄肌瘦、骨瘦如柴这些话,都是不能形容她们的真实情况的。没有病的包身工是很少的,最多的是肺病、脚气病、皮肤病。这些包身工的两只脚已经肿得像碗口一样粗了,还是成天成夜地站在机器旁边工作。去年冬天我在北京参观了一处女工宿舍,看到她们床边有书籍、报刊、雪花膏、香水等,我替她们感到了幸福。最初我混在包身工群中观察的时候,最使我受不了的是那种难闻的臭气。那时正是上海的五月黄梅天季节,包身工们是成年累月不可能洗澡、洗头和换衣服的,请你们设想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滋味!
    (节选自夏衍《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有删改)“这是一篇报告文学,不是一篇小说”,请结合选文和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组卷:5引用:4难度:0.4

六、语言表达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不多,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它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令其他作家________。《包身工》是夏衍于1936年发表在左联机关刊物《光明》创刊号上的一篇报告文学,该刊的社评曾指出:“《包身工》为中国报告文学开创了新的记录。”(   ①)。《包身工》完美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属性特色,既缩短了报告文学与小说的距离,又在报告文学与小说之间划出了严格的________。
          首先,夏衍的报告文学精于艺术营构,善于对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做逼真的描绘。“文学是人学”,特别是叙事性文学,是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的。夏衍的报告文学就扩展了人物描写和刻画的范围,而且着意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来揭示某些事物的本质,使报告文学开始由以事为中心向以人物为中心转变。
          再者,夏衍的报告文学是比较讲究艺术结构的,他改变了过去通讯、速写等多作线性叙述的单纯的结构方式,而使作品的结构富于变化,多姿多彩。如《包身工》巧妙地采用纵横交错的结构方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纵线,收放自如地________横向事件,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彩带缀上了一串闪光的珍珠,显得玲珑剔透、严谨精美。在人物刻画和场景的描写上,他善于选择富有特色的典型的生活片段和细节,作特写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和可感性。比如包身工早晨吃粥的情景就描绘得相当细腻,逼真。文中对粥的描写,能让你立即联想到猪食;女工们用舌舔着淋漓在碗边外的粥汁,蹲伏或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就食的情景,使你仿佛听到了她们的饥肠辘辘;至于老板娘将籼米、锅焦、豆腐渣等搅拌之后给女工充饥的镜头,更是把包身工悲惨的生活揭示得________,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满腔悲愤。
          最后,报告文学,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都是作者带着自己的观点、感情来写的。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对故事和人物进行纯客观的叙述,而总是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情诉诸笔端,用以说服、感染读者。夏衍的报告文学在主客观结合方面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他的作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于一体,交错运用,并且天衣无缝,恰到好处。(    ②);《包身工》是抒情的,在关键处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爱憎情感和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望尘莫及 界线 勾通 一针见血
    B.望其项背 界限 勾通 入木三分
    C.望尘莫及 界限 勾连 入木三分
    D.望其项背 界线 勾连 一针见血
    (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反复 比拟 比喻
    B.引用 比喻 通感
    C.排比 夸张 比喻
    D.引用 对偶 通感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文学是人学”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这个“文明”的城管,一脚踢翻了老人的水果摊。
    B.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后人对韩愈评价甚高,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4)下列在文中两个括号内分别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B.①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C.①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D.①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B.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C.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包身工制度,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D.夏行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组卷:2引用:3难度:0.6
  •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报告文学与新闻通讯
     
    。两者相同的,是都以真人真事为写作对象。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新闻通讯依附于某一事件,写人是以事带人;
     
    ,事是背景,甚至是朦胧的远景。它把人物推向前台,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摩擦、矛盾、冲突……。二、报告文学有更多的文学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画与细节描写,强调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注意文学手法的运用。报告文学与小说有类似之处,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体。报告文学在表达方法上是类似小说的。但是,它和小说相比,
     
    不能虚构,所有的艺术概括与加工,都不能违反真实性的原则。

    组卷:2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