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共35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总分50分)

  • 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4难度:0.8
  • 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151引用:4难度:0.5
  • 3.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5难度:0.6
  • 4.如图为细胞中化合物A与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D的过程示意图,C为化学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6难度:0.6
  • 5.下列各组物质中,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8
  • 6.某一环状多肽由14个氨基酸组成。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6难度:0.7
  • 7.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8.下列检测生物组织中所含有机物的实验,可能观察不到特定颜色的是(  )

    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9.科研人员从某种动物细胞中分离出甲、乙、丙三种结构,并发现这三种结构中两种核酸分子的含量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结构
    DNA含量% 99.9 30 0
    RNA含量% 0.1 70 100

    组卷:16引用:4难度:0.7
  • 10.细胞内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参与物质的运输过程。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囊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4难度:0.6
  • 1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统一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4引用:4难度:0.9
  • 12.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1引用:2难度:0.7
  • 13.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利用PI鉴别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

    组卷:3引用:10难度:0.7

二、填空题(共五个大题,总分50分)

  • 39.图甲是植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示意图,图乙是某植物根的细胞呼吸与环境中O2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的E是
     
    ;化合物F产生的场所是
     

    (2)图甲中物质D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中,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其余部分的去向是
     
    ;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图中①②③中
     
    的过程。
    (3)若用18O标记图甲中的物质D,一段时间后,能检测到含18O的有氧呼吸产物有
     

    (4)据图乙分析,当O2浓度为5%时,细胞呼吸的方式为
     
    ;当O2浓度大于
     
    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若要研究植物叶片的细胞呼吸与环境中O2浓度的关系,应在
     
    条件下测定CO2释放量或O2吸收量。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40.利用大棚种植瓜果蔬菜,可人为控制温度、水分和光照等条件,调整瓜果蔬菜的生长季节并提高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瓜果蔬菜的大棚,棚顶最好选用
     
    (填“无色”或“红色”或“蓝色”)玻璃或塑料薄膜,原因是
     

    (2)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包括一系列化学反应,根据
     
    ,可将这些化学反应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通过光合作用,叶绿体最终将光能转换为
     
    ,在完成能量转换的同时,叶绿体内发生的物质变化可以概括为
     

    (3)农作物合理密植有利于获得高产。下图表示大棚蔬菜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要保证大棚蔬菜产量较高,应将叶面积指数控制在
     
    左右,原因是
     

    组卷:9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