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2 探索生命》2016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11/30 10:0: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的是( )
组卷:49引用:44难度:0.9 -
2.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是( )
组卷:12引用:33难度:0.9 -
3.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 )
组卷:21引用:37难度:0.9 -
4.以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微生物学之父”是( )
组卷:25引用:28难度:0.9 -
5.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
组卷:19引用:17难度:0.9 -
6.1953年,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等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 )
组卷:31引用:29难度:0.9 -
7.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者是( )
组卷:29引用:22难度:0.9 -
8.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组卷:41引用:21难度:0.9 -
9.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菌存在的科学家是( )
组卷:56引用:53难度:0.9 -
10.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 )
组卷:144引用:73难度:0.9
三.分析说明题(40分)
-
31.设计探究实验:题目:环境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并实施计划:
(1)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2)在设计实验时,应给鼠妇提供
(3)若有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在潮湿处和干燥处的鼠妇数目,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干燥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潮湿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5)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组卷:7引用:3难度:0.3 -
32.“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甲乙两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到底谁的观点是对的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Ⅰ.请补充完整探究方案:
①把一块鲜肉切成
②在A玻璃瓶口覆盖纱布,B玻璃瓶口敞开,并把A、B两瓶同时侧放在
③每天观察并记录两个玻璃瓶中肉的生蛆情况。
Ⅱ.实验结果:数日后,A、B两瓶中的鲜肉均腐败,并在B玻璃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A玻璃瓶内则没有蛆。
Ⅲ.实验结论:实验的结果支持了
Ⅳ.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2)导致A、B两个瓶中鲜肉腐败的原因是鲜肉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
(3)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采用的防止鲜肉腐败的方法有组卷:17引用:6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