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2022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默写。

  • 1.《竹里馆》中,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抒写诗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视为知音的两句
     
     

    组卷:882引用:3难度:0.8
  •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以动衬静,写诗人独坐竹丛,体现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的诗句是:
     
     

    组卷:855引用:3难度:0.8

二.古诗词赏析。

  • 3.阅读古诗词《竹里馆》,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了“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作心心相印的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琴、长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组卷:548引用:4难度:0.3

二.古诗词赏析。

  • 9.阅读《竹里馆》,回答下面问题。
    (1)发挥想象和联想,说说诗中“幽篁”“深林”“明月”这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图景或画面?
    (2)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却不觉得孤独的原因是什么?说说此时传达出的诗人有怎样的心境?
    (3)“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诗文首句中“独”字好在哪里?
    (4)有人评价这首诗艺术特色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你怎么认为的?请简述理由。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组卷:110引用:2难度:0.3
  • 10.诗歌阅读。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这首诗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2)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三四句写了什么?
    (3)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
    (5)“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

    组卷:321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