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协作校八年级(上)联考道德与法治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19 9:0:8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1.一个人拥有多重身份,可以是父母的孩子,是老师的学生,是社区的居民,还可以是单位的员工。个人拥有多重身份这一现象表明( )
①人的身份在出生后自然就具有
②人的身份在社会交往中形成
③人的身份不同社会地位就不同
④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组卷:17引用:6难度:0.7 -
2.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组卷:84引用:13难度:0.8 -
3.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组卷:31引用:24难度:0.7 -
4.今天的社会专家在探析庄子《人世间》时指出:“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称其为人;离开了人,社会就不成其社会。”以下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
①我们离开社会就会无法生存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努力组卷:83引用:15难度:0.9 -
5.“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对爱因斯坦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66引用:9难度:0.8 -
6.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的平台,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作为网民,我们应该( )
①提高公民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②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言论绝对自由
③强化义务意识,坚持不信谣、不传谣
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组卷:5引用:13难度:0.7 -
7.“通过互联网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互联网加强了我与朋友的联系”。这两句话说明了( )
①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②网络的交往比现实的交往更加让人开心,愉快
③网络交往让人们即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④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利于人们交流组卷:32引用:5难度:0.5
二、材料分析题(共计30分)
-
22.我们时常会发现有人把自行车或汽车停放在盲道上,甚至有些商贩也占道经营,他们之中还有人理直气壮地辩解:“一天也没有几个盲人在上面走,占用一会儿又何妨?”
(1)请你对材料中商贩的行为进行评析。
(2)美好的社会秩序需要社会规则的维系,作为公民我们则要遵守规则。请你说说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和维护规则?组卷:6引用:1难度:0.3 -
23.材料:今天,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网络是把双刃剑,互联网也带来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要遵守网络基本准则,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做网络生活的主人。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青少年沉迷网络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2)青少年怎样才能正确使用网络成为网络的主人呢?
(3)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网络交往中,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组卷:1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