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二(下)入学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将含等物质的量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混合溶液蒸干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 )
组卷:37引用:4难度:0.9 -
2.化学家发明了一种合成氨的新方法.在常压下,用多孔钯多晶薄膜的催化将氢气和氮气转化为氨气.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53引用:3难度:0.9 -
3.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46引用:4难度:0.9 -
4.与如图图象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2难度:0.7 -
5.关于由37Cl原子组成的氯气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36引用:4难度:0.7
二、第II卷(非选择题共48分)
-
16.研究人员利用SiCl4水解生成的盐酸和钡矿粉(主要成分为BaCO3,且含有铁、镁等离子)制备BaCl2•2H2O,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Fe3+、Mg2+完全沉淀的pH分别是:3.4、12.4。
(l)S1Cl4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加钡矿粉调节pH=7的作用是
(3)加20% NaOH调节pH=12.5,得到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
(4)BaCl2滤液经
(5)10吨含78.8%BaCO3的钡矿粉理论上最多能生成BaCl2•2H2O组卷:11引用:1难度:0.1 -
17.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氨气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实验时A中有大量紫红色的烟气,则NH4I的分解产物为
(2)装置B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溶解,无气泡 溶解,有气泡 2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变红 无明显变化 3 向步骤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红色先变深后褪去 先变红后也褪色
(4)步骤1甲组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步骤3乙组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
(6)若装置C中反应后的固体是Fe2O3和Fe0组成的混合物.为确定其组成.取样品7.84克,在加热条件下通入氨气,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反应管中铁粉冷却后,称得质量为5.6克,则混合物中Fe2O3和Fe0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组卷: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