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山北外附东坡外国语学校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10 19: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公众史学逐渐兴起,成为史学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推动公众史学健康发展,有利于更好实现史学为公众服务的目标,更好发挥史学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功能。
史学被认为是保持人类记忆的学科,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传统史学形态以文字文本为主体,由专业史家进行历史研究。20世纪以来,随着口述史学、影像史学等史学新兴分支学科的出现,史学突破了主流的文献史学形态,逐步实现历史书写公众、公众历史书写、公众分享历史。公众史学正是在这种趋势和潮流中形成的。公众史学的发展不但开辟了公众进行历史记录、参与历史研究的途径,也拓展了历史研究的视野。传统史学注重宏大叙事,且主要关注政治史,由此也决定了从国家史、城市史、组织史到社区史、家族史、个人史,越往下分量越轻,传统史学对普通民众的关注显然不够。公众史学让公众参与历史记录、历史研究,这对于拓展历史研究的视野、丰富历史研究的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公众史学的发展成为史学领域的一个新增长点。史学研究离不开史料,前人留下的史料虽然十分丰富,但总是有限的。公众史学让公众参与到历史记录、历史研究中来,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当代历史文献建构机制,具有资源巨量化、题材多元化等突出特点。比如,口述史学的出现大大弥补了存量史料的不足。我们在图书馆、档案馆搜索史料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口述史学获得更多史料,更加全面深入研究历史问题。影像史学的发展,让公众用自己的方式留下影像资料,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除了史料层面,公众史学还从“技术”和“产品”层面为历史更好走向公众拓宽了渠道、丰富了形式,有助于克服纯学术研究曲高和寡问题,有助于解决史学与当下生活、社会公众的对接问题,增强史学的应用性,推动史学成为大众之学,实现史学社会服务功能的最大化。
进一步推动公众史学健康发展,需要解决好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引导公众牢固树立唯物史观。公众史学的发展推动公众书写历史,但这种书写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就要求专业历史研究工作者加强引导,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公众史学研究的规范。此外,公众史学的发展还要立足于让历史研究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努力在体系、标准、内涵、原则等方面继续深化研究。
(钱茂伟《推动公众史学健康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相较传统史学,公众书写和研究历史旨在为公众服务,更能发挥史学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功能。
B.口述史学、影像史学等史学分支学科的形态不同于传统文献史学,研究人员也不局限于专业史家。
C.传统史学更加关注政治史,轻视个人史,公众史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史学的这一局限性。
D.公众史学既丰富了史料资源,也为历史的商品化推广拓宽了渠道、丰富了形式,有较强的应用性。
(2)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公众史学的形成、公众史学的当下意义以及推动公众史学健康发展三个方面由表及里进行论述。
B.文章第二段将公众史学和传统史学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凸显了公众史学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第三段分别举了口述史学以及影像史学的例子,论证了公众史学的发展成为史学领域的新增长点。
D.文章最后一段论及公众书写和研究历史也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路径,体现了辩证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历史自媒体的兴起让公众分享历史更为便捷,这有助于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B.公众史学公众参与度高,这有助于形成成熟的当代历史文献建构机制,能极大丰富存量史料。
C.纯学术史学研究易远离社会大众,公众史学推动史学成为大众之学,让公众对历史喜闻乐见。
D.脱离唯物史观和专业史家的引导,公众史学研究易失范,这是当下史学领域应当防范的问题。组卷:7引用:2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7年被称为“新高考元年”——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两地改革后的首批高中毕业生将参加高考。2014年发布的意见指出,当前招考制度下,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新高考”之下,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两依据”指统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即综合素质评价。
今年浙江考生迎来全新的“3+3”高考模式:必考科目语数外3科统考,外语可考两次,自选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总成绩,学业水平考试可一年两考。目前已公布高考新方案的省区市,也大多采用这一模式。
上海、浙江两地“3+3”新高考方案取消文理分科,打破传统文科考“史地政”、理科考“物化生”的模式,考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从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科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数据,浙江省选择传统理科的学生由60%下降到17%,选择传统文科的由40%下降到10%,更多学生交叉选择三门选考科目。
(摘编自新华社《“新”高考前瞻:高考改革到底会取得哪些进展与突破?》)材料二: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廖宗廷和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生办主任周鸿都认为,高考改革是大学从“按分取人”转向“看分+看人”录取。
这样的转变最直接的体现,是今年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等参加上海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9所高校校测面试环节。与以往高校自主招生除高考成绩外,校测部分主要看考生面试表现。不同的是,今年上海所有大学都采用了“高考成绩(60%)+面试成绩(30%)+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10%)”的计分比例,而且在综合评价资格初审和面试环节,各校都高度重视并充分使用《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把它作为招生选拔的重要参考。报告主要包括每位考生高中3年在校期间所展现的品德发展和公民素养、高中学业成绩、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等方面的行为素养记录,是上海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
与“3+3”的考试科目选择与组合相适应,上海的招生院校制作了新的“专业菜单”即“院校专业组”,供考生选择。由招生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科目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置,一所高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专业可调剂。考生的选考科目只要有1门与该“院校专业组”科目要求相同,即具有填报资格。
(摘编自《人民日报》《新高考,招录方式新在哪儿》)材料三:
人们看到,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已经给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带来很多积极变化。上海正在推动高中学校根据学生选课情况探索走班教学,便于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绝大部分高中学校都已根据师资、学生选科情况和校舍场地资源等,因地制宜,实施不同形式的走班教学。走班制的实施促进了高中教师的因材施教和高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和课题报告已经做得非常普遍。据上海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系统数据显示,上海高三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50473个。为了创建研究性学习的高质量载体和平台,目前83%的上海公办高中都有创新实验室在高考综合改革的推动下,上海市教委、市文明办、团市委等多家单位协同推进高中生志愿服务工作。截至2017年3月底,上海已认定的市、区两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742个,共提供学生实践岗位464633个。96%高三学生和73%高二学生,共计99619名高中学生,已完成60个学时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摘编自《光明日报》《看“新高考”如何促学生素养全面发展》)材料四:
附注:在六选三的情况下,每个科目被选择的平均比例为50%;七选三的情况下则为42.86%。
(资料来源:“阳光高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浙江“新高考”成绩统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包含
C.《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浙江高考改革试点→其他省区市全面推进高考改革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院校专业组”制度将若干专业归并在一起,有利于考生根据兴趣与特长进行选择,从而完全改变考生在高校招录制度中被动的地位。
B.高考改革释放出的多元化招生信号,已经倒逼中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但要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不能仅靠学校一己之力。
C.走班制的实施能够促进高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在经济发达地区才能推行走班制。
D.虽然物理可报考专业涵盖面最广,但物理学习难度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2017年上海和浙江考生选择物理比例远不及平均值。
(3)根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中学、高校在“新高考”中所面临的挑战。组卷:1引用:1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龙须沟(节选)
老舍[提示]话剧《龙须沟》以主人公程宝庆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节选部分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初夏。
[娘子由外面匆匆走来。
二春:娘子,看见二嘎子没有?
娘子:怎能没看见?他给我看摊子呢!
大妈:他荒里荒唐的,看摊儿行吗?
娘子:现在,三岁的娃娃也行!该卖多少钱,卖多少钱,言无二价。小偷儿什么的,差不离快断了根!(低声)听说,官面上正加紧儿捉拿黑旋风。一拿住他,晓市就全天下太平了。他不是土匪头子吗?哼,等拿到他,跟那个冯狗子,我要去报报仇!能打就打,能骂就骂,至不济也要对准了他们的脸,啐几口,呸!呸!呸!
偷我的东西,还打了我的爷们!
[程疯子慢慢地由屋中出来。
二春:疯哥,你在家哪?
疯子:有道是,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娘子:又是疯话!我问你,你这两天又怎么啦?
疯子:别瞪眼!我就怕吵架!我呀,有了任务!
二春:疯哥,给你道喜!告诉我们,什么任务?
疯子:民教馆①的同志找了我来,教我给大家唱一段去!
二春:那太棒了!多少年你受屈含冤的,现在民教馆都请你去,你不是仿佛死了半截又活了吗?
娘子:对啦,疯子,你去!去!叫大家伙看看你!王大妈,二姑娘,有钱没有?借给我点!我得打扮打扮他,把他打扮得跟他当年一模一样的漂亮!
疯子:我可是去不了!
二春:怎么?怎么?
娘子:怎么?怎么?
疯子:我十几年没唱了,万一唱砸了,可怎么办呢?
娘子:你还没去呢,怎就知道会唱砸了?
疯子:还有,唱什么好呢?
二春:咱们现编!等晚上,咱们开个小组会议,大家出主意,大家编!
疯子:难办!难办!
[四嫂夹着一包活计,跑进来。
四嫂:娘子,二妹妹,黑旋风拿住了!拿住了!
娘子:真的?在哪儿呢?
四嫂:我看见他了,有人押着他,往派出所走呢!
娘子:我啐他两口去!
二春:走,我们斗争他去!把这些年他所作所为都抖漏出来,教他这个坏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娘子:疯子,你也来!
疯子:(摇头)我不去!
娘子:那么,你没教他们打得顺嘴流血,脸肿了好几天吗?你怎这么没骨头!
疯子:我不去!我怕打架!我怕恶霸!
娘子:你简直不是这年头儿的人!二妹妹,咱们走!
二春:走!(同娘子匆匆跑去)
疯子:(独自徘徊)天下是变了,变了!你的人欺负我,打我,现在你也掉下去了!人、老实人、受委屈的人,都抬起头来;你们恶霸可头朝下!哼,你下狱,我上民教馆开会!变了,天下变了!必得去,必得去唱!一个人唱,叫大家喜欢,多么好呢!
[狗子偷偷探头,见院中没人,轻轻地进来。
狗子:(低声地)疯哥!疯哥!
疯子:谁?啊,是你!又来打我?打吧!我不跑,也不躲!我可也不怕你!你打!我不还手,心里记着你;这就叫结仇!仇结大了,打人的会有吃亏的那一天!打吧!
四嫂:(从屋中出来)谁?噢!是你!(向狗子)你还敢出来欺负人?好大的胆子!黑旋风掉下去了,你不能不知道吧?好!瞧你敢动他一下,我不把你碎在这儿!
狗子:(很窘,笑嘻嘻地)谁说我是来打人的呀!
四嫂:量你也不敢!那么是来抢?你抢抢试试!
狗子:我已经受管制,两个多月没干“活儿”②了!
四嫂:你那也叫“活儿”?别不要脸啦!
狗子:我正在学好!不敢再胡闹!
四嫂:你也知道怕呀!
狗子:赵大爷给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远是个黑人。坦白以后,学习几个月,出来哪怕是蹬三轮去呢,我就能挣饭吃了。
四嫂:你看不起蹬三轮的是不是?反正蹬三轮的不偷不抢,比你强得多!我的那口子就干那个!
狗子:狗子我说走嘴啦!您多担待!(赔礼)赵大爷说了,我要真心改邪归正,得先来对程大哥赔不是,我打过他。赵大爷说了,我有这点诚心呢,他就帮我的忙;不然他不管我的事!
四嫂:疯哥,别光叫他赔不是,你也照样给他一顿嘴巴!一还一报,顶合适!
狗子:这位大嫂,疯哥不说话,您干吗直给我加盐儿呢!赵大爷大仁大义,赵大爷说政府也大仁大义,所以我才敢来。得啦,您也高高手儿吧!
四嫂:当初你怎么不大仁大义,伸手就揍人呢?
狗子:当初,那不是我揍的他。
四嫂:不是你?是畜生?
狗子:那是我狗仗人势,借着黑旋风发威。谁也不是天生来就坏!我打过人,可没杀过人。
四嫂:倒仿佛你是天生来的好人!要不是而今黑旋风玩完了,你也不会说这么甜甘的话!
疯子:四嫂,叫他走吧!赵大爷不会出坏主意,再说我也不会打人!
四嫂:那不太便宜了他?
疯子:狗子,你去吧!
四嫂:(拦住狗子)你是说了一声“对不起”,还是说了声“包涵”哪?这就算赔不是了啊?
狗子:不瞒您说,这还是头一次服软儿!
四嫂:你还不服气?
狗子:我服!我服!赵大爷告诉我了,从此我的手得去作活儿,不能再打人了!疯哥,咱们以后还要成为朋友吧,我这儿给您赔不是了!(一揖,搭讪着往外走)
疯子:回来!你伸出手来,我看看!(看手)啊,你的手也是人手哇!这我就放心了!去吧!
[狗子下]
四嫂:唉,疯哥,真有你的,你可真老实!
疯子:打人的已经不敢再打,我怎么倒去学打人呢!(入室)
(有删改)【注】①民教馆:民众教育馆,负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②“活儿”:偷窃。
(1)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构思巧妙,借未出场的恶霸黑旋风串联多个场景,推动剧情发展,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打黑除恶带来的新变化,从而突出戏剧主题。
B.剧中独白能多维度展现人物性格,程疯子独自徘徊时的一段话,写出了他对时代新变化的喜悦,更表现了他害怕恶霸、不敢当面斗争的懦弱性格。
C.戏剧善用语言刻画人物,狗子上场时,疯子说“谁?啊,是你!”四嫂说“谁?噢!是你!”,一字之差,一标点之别,尽显人物不同的内心情感。
D.剧中的台词极具个性与地方特色,如“抖漏”“碎在这儿”“加盐儿”“玩完了”等,在展现人物性格的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浓郁的北京味。
(2)戏剧冲突是戏剧中矛盾的表现,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本文围绕程疯子写了哪些冲突?请简要概括。
(3)现代文艺理论家周扬称赞“啊,你的手也是人手哇!”这句台词“有斤两”,请谈谈你对这句台词的理解。组卷:25引用:7难度:0.7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
8.我们学习古典诗歌,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前句续写两个句子,要求与前句构成排比。
柳永在都城外的兰舟前,含泪凝望,用离愁勾勒了凄冷的清秋;组卷:7引用:2难度:0.7
四、作文(60分)
-
9.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萨缪尔•贝克特在《等待戈多》剧中塑造两个流浪汉,他们卑微、低贱、肮脏;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没有自我,也没有尊严,只是胆战心惊地向奴隶主波卓乞讨吃剩的骨头。剧中反复出现“等待戈多”的对白: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可是他们糊涂到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是谁都不知道。也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也有人说“戈多”指希望。
你认为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什么?请就此谈谈自己的感想。
要求:(1)综合材料的意思,联系实际生活阐述观点;(2)论证结构明晰,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准确;(3)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不得抄袭和套作;(4)字数不少于800字。组卷:6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