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事实与形成PM2.5无关的是( )
组卷:113引用:60难度:0.9 -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32引用:2难度:0.8 -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97引用:3难度:0.9 -
4.下列物质俗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6 -
5.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
组卷:137引用:9难度:0.6 -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组卷:40引用:4难度:0.5 -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8.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自然界中以NaCl、CaCl2等形式大量存在。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0引用:2难度:0.6 -
9.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组卷:44引用:3难度:0.7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
26.关于酸的性质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硫酸的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图1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
【任务二】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
(2)图2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
【任务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小组同学按图3进行实验。
(3)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该组同学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试管3中不断滴加稀硫酸时pH的变化图像如图4所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5所示。
①图4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②该反应的实质是
小组同学对试管4反应后的物质成分产生了兴趣,继续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试管4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5)猜想一:可能是K2SO4;猜想二:可能是
【实验与结论】
(6)某同学为验证猜想三,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反应后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三正确。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A.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B.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
【任务四】废液回收处理。
(7)实验结束后,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将四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废液缸,并对废液缸中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回收。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从实验成本的角度考虑,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组卷:46引用:1难度:0.5 -
27.铜及铜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铜的广泛应用
(1)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硫酸铜)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
工业上用含铜废料(如:碎铜、电缆皮等)。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提出可以用含铜废料制备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主要流程如下:
(2)含铜废料粉碎的目的是
(3)该流程中,加入H2O2后要求温度控制在50℃到60℃加热的原因为
(4)兴趣小组同学一致指出,将滤液经蒸发浓缩、
(三)铜生锈会生成碱式碳酸铜,而工业上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种类较多,其组成表示为:xCuCO3•yCu(OH)2•zH2O。
资料:xCuCO3•yCu(OH)2•zH2O加热至200℃时会分解得到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测定某种产品的组成,该兴趣小组准确称量了25.8g的样品,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B中溶液质量/g C中溶液质量/g D中溶液质量/g E中固体质量/g 反应前 100.0 100.0 100.0 120.5 反应后 105.4 104.4 100.2 120.5
(5)实验前应该先
(6)停止鼓入氮气,调控温电加热220℃持续加热,观察到装置B中
(7)反应结束后,再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
(8)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是组卷:118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