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大联考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43题,每小题1.5分,共6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809引用:36难度:0.8
  • 2.某稀溶液中含有4mol KNO3和2.5mol H2SO4,向其中加入1.5mol Fe,充分反应(已知
    NO
    -
    3
    被还原为NO),最终溶液体积为1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41引用:8难度:0.6
  • 3.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H2、SO2、Cl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此混合气体通过少量澄清石灰水,无沉淀生成;再通过少量品红溶液,完全褪色;随后将该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通过足量红热的CuO粉末,粉末变成红色;最后通入CaCl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则下列关于此混合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8引用:8难度:0.7
  • 4.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将224mL(标况下)NO和NO2的混合气体溶于20mL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无气体逸出,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组卷:43引用:6难度:0.7
  • 5.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Y) 与加入试剂的量(X)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组卷:531引用:23难度:0.9
  • 6.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109引用:49难度:0.7
  • 7.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个
    ①容器内温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⑥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
    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D,同时生成2nmolA

    组卷:97引用:13难度:0.6
  • 8.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42引用:22难度:0.6
  • 9.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浓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组卷:474引用:135难度:0.9
  • 10.硫酸盐(含
    SO
    2
    -
    4
    HSO
    -
    4
    )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590引用:18难度:0.7
  • 11.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
    NH
    +
    4
    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869引用:47难度:0.5
  • 12.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组卷:1090引用:67难度:0.9
  •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组卷:1544引用:23难度:0.7
  • 14.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4引用:36难度:0.7
  • 1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695引用:59难度:0.9

二、非选择题(共35.5分)

  • 46.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
     
    (填“Ⅰ”“Ⅱ”或“Ⅲ”).
    (2)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
    ①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
     
    (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理由是
     

    (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
     
    (填“Ⅰ”“Ⅱ”或“Ⅲ”)进行实验;
    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组卷:124引用:9难度:0.3
  • 47.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72-转化为Cr3+.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Al2Fe(SO44•24H2O]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在25℃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编号 初始pH 废水样品体积/mL 草酸溶液体积/mL 蒸馏水体积/mL
    4 60 10 30
    5 60 10 30
    5 60
    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7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
     
    ;实验①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v(Cr3+)=
     
    mol•L-1•min-1(用代数式表示).
    (4)该课题组对铁明矾[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
    假设二:
     

    假设三:
     


    (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4H2O、Al2(SO43等.溶液中Cr2O72-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组卷:28引用:4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