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2 凝聚法治共识》2023年同步练习卷(11)
发布:2024/7/28 8:0:9
一、选择题
-
1.在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下列四幅图片中体现我国政府宗旨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你认为以下观点能说明上述材料内容的是( )
①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一定能杜绝管理的空白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组卷:37引用:9难度:0.7 -
3.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历史一再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厉行法治对政府的要求是( )
①严格、文明执法,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②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③让法律和道德对社会的治理共同发挥作用
④公民要尊法守法组卷:4引用:2难度:0.7
二、材料分析题
-
9.长沙市某中学举办“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学习活动,李逸同学积极参加,并收集了以下材料。
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受监督。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授权必须为。
(1)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中的“有权不可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授权必须为”的?
(2)通过这次活动,李逸对“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准备和其他同学一起办一期主题板报,请你为他们推荐两条宣传标语。(不能用材料中的原话)组卷:0引用:2难度:0.4 -
10.生活处处有学问,以下是中学生小明了解到的热点话题:
材料一:近期,高铁上公然“霸座”、公交车上乘客与司机争执互殴等不文明甚至违法行为,引发了舆论的普遍谴责;而从近年看,面对侮辱烈士名誉事件,呼吁为烈士人格利益权立法者多了;面对航班延误,大闹机场者少了,认可“黑名单”制度者多了……这些谴责和变化,是公众法治意识提升的体现,也是法治中国的坚实基础。
材料二:对于“霸座”、乘客干扰司机驾驶等行为,有网友呼吁提高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成本,使之“不敢为”;也有网友认为,与其使之“不敢为”,不如使之“不想为”。
(1)法治意识的提升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请你结合生活所见,再试举两例。
(2)如何使之“不敢为”“不想为”,请分别提出两点建议。组卷:74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