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这些大大小小的分子含有相同或不同的化学元素,是细胞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关于组成人体细胞的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9 -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细胞内部具有复杂而精密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3.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4.气孔口是植物气体交换的门户,也是水分蒸腾的通道。研究人员以桑树品种资源为材料,比较不同倍体桑树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的形态等特征,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二倍体 三倍体 四倍体 六倍体 气孔面积(mm2) 69.82 85.50 105.30 190.58 气孔密度(个/mm2) 1564 1121 930 849 气孔口面积(mm2/个) 33.32 51.56 60.05 68.25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5.Rous肉瘤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致瘤病毒。下列关于Rous肉瘤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6.羟胺是一种还原性化合物,其作用于遗传物质,可引起DNA分子中胞嘧啶发生化学结构改变,从而不能与鸟嘌呤配对,转而与腺嘌呤配对。在含有羟胺的培养基中培养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极少数突变大肠杆菌,其中有的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G的碱基比与野生型不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7 -
7.组织水肿是指组织液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局部肿胀的症状。下列情况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组卷:72引用:3难度:0.7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
21.PET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以石油为原料制造的常见化工材料,广泛用于生产食品容器和电子产品,而PET塑料制品废弃后在自然界中极难降解,成为塑料“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为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ET塑料的微生物,某团队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在垃圾填埋场的PET塑料瓶残骸寻找目的菌株的原因是
(2)在筛选所需微生物时,以PET颗粒和薄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其中PET可以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
(3)已知含有PET颗粒的培养基具有不透明的特点,微生物将PET颗粒分解后,培养基呈现出透明圈。据图判断,应该选择组卷:5引用:1难度:0.7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22.树突状细胞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与吞噬细胞一样、具有很强的抗原呈递功能的淋巴细胞。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所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有望成为安全高效的肿瘤疫苗应用于临床。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研究表明,携带抗原的树突状细胞一方面通过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
(2)将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组卷:10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