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8 7:0:2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
1.名句默写。
读诗,就是领略山川之美。“树树皆秋色,①
读诗,也是体味古人情思。面对奇山异水,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⑤组卷:5引用:2难度:0.7 -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始于秋分,终于寒露,刚刚闭幕的亚运会带给我们太多感动。万千观众翘_____首以望,观看高手过招、“神仙打架”。每一场比赛都精彩纷呈:漂亮的团队配合,超高的个人技巧,令人眼花liáo( )乱。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整个赛场都沸腾了,______的欢呼声、呐喊声不绝于耳,响彻赛场,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全红婵的极限反超、张雨霏的高烧战亚运、女排姑娘们的全胜摘金……亮眼的成绩背后是运动健儿不chuò( )的耕耘。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凭勇气和执着,zhānɡ( )显出“弄潮儿向涛头立”的飒爽英姿与拼搏精神。
(1)给加点字注音。
翘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眼花liáo
②不chuò
③zhānɡ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振聋发聩
B.震耳欲聋
C.抑扬顿挫
D.惊心动魄组卷:5引用:2难度:0.8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组卷:32引用:2难度:0.7
二、阅读与赏析。(41分)
-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普通人
梁晓声ㅤㅤ①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我仍为我的父亲戴着黑纱。有几次出门前,我将黑纱摘了下来,但倏忽间,内心里涌起一种怅然若失的情感,戚戚地,我便又戴上了。我明白自己不可能永不摘下,然而怀念是一种相会的形式,我们人人的情感都曾一度依赖于它。
ㅤㅤ②1984年至1986年,父亲栖居北京的两年,曾在五六部电影和电视剧中当过群众演员。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地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ㅤㅤ③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那时群众演员的酬金才2元。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
ㅤㅤ④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ㅤㅤ⑤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
ㅤㅤ⑥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类……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地一笑置之。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ㅤㅤ⑦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
ㅤㅤ⑧中国之电影电视剧,群众演员的问题,对任何一位导演,都是很沮丧的事。往往的,需要10个群众演员,预先得组织十五六个,真开拍了,剩下一半就算不错。有些群众演员,钱一到手,人也便脚底板抹油,溜了。群众演员,在这一点上,倒可谓相当出色地演着我们现实中的些个“群众”,些个中国人。
ㅤㅤ⑨我细思忖:都愿请我的老父亲当群众演员,当然并不完全因为他的胡子……
ㅤㅤ⑩那两年内,父亲睡在我的办公室。有时我因写作到深夜,常和父亲一块儿睡在办公室。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我被雷声惊醒,翻了个身,黑暗中,恍恍地,发现父亲披着衣服坐在折叠床上吸烟。我好生奇怪,不安地询问:“爸,你怎么了?为什么夜里不睡吸烟?爸,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黑暗之中,但闻父亲叹了口气。许久,才听他说:“唉,我为我们导演发愁哇。他就怕这几天下雨……”父亲不论在哪一个剧组当群众演员,都一概地称导演为“我们导演”。从这种称谓中我听得出来,他是把他自己——一个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演员,与一位导演之间联系得太紧密了。
ㅤㅤ⑪而我认为这是荒唐的,因为这实实在在是很犯不上的。
ㅤㅤ⑫我嘟哝地说:“爸,你替他操这份心干吗?下雨不下雨的,与你有什么关系?睡吧睡吧。”“有你这么说话的吗?”父亲教训我道,“全厂2000来人,等着这一部电影早拍完,早收了,才好发工资,发奖金,你不明白?你一点儿不关心?”我佯装没听到,不吭声。
ㅤㅤ⑬天亮后,我起来,见父亲站在窗前发怔。我也不说什么。怕一说,使他觉得听了逆耳,惹他不高兴。后来父亲东找西找的。我问找什么。他说找雨具。他说要亲自到拍摄现场去,看看今天究竟是能拍还是不能拍。他自言自语:“雨小多了嘛,万一能拍呢?万一能拍,我们导演找不到我,我们导演岂不是发急吗……”听他那口气,仿佛他是主角。
ㅤㅤ⑭我说:“爸,我替你打个电话,向你们剧组问问不就行了吗?”父亲不语,算是默许了。于是我就到走廊去打电话。其实是为我自己的事打电话。回到办公室,我对父亲说:“电话打过了。你们组里今天不拍戏。”我明知今天准拍不成。父亲火了,冲我吼:“你怎么骗我?你明明不是给我剧组打电话,我听得清清楚楚。你当我耳聋吗?”父亲他怒冲冲地就走出去了。我站在办公室窗口,见父亲在雨中大步疾行,不免地羞愧。
ㅤㅤ⑮在我写这篇文字间又有人打来电话——“我们想请你父亲演个群众角色。”“这……我父亲已经去世了……”“去世了?对不起……”对方的失望大大多于歉意。
ㅤㅤ⑯父亲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以我的父亲为镜,我常不免问我自己——在生活这大舞台上,我也是演员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呢?就表演艺术而言,我崇敬性格演员。就现实中人而言,恰恰相反,我崇敬每一个“本色”的人,而十分警惕“性格演员”……
(有删减)(1)文章以“普通人”为题回忆父亲,请结合选文内容,补写文中有关父亲的事件。
①
②
③
④
(2)第⑦段中的划线句是一处细节描写,请联系上下文赏析这句话。
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父亲起初被邀请去做群众演员,就是因为他有一把漂亮的大胡子;而到了后来屡次被邀,就不只是因为他的胡子漂亮了。
B.第⑧段中“群众演员倒可谓相当出色地演着我们现实中的些个‘群众’”,是说某些群众演员的行为,正是社会上一些群众唯利是图的写照。
C.第⑮段中给“我”打电话约父亲扮演群众角色的人,得知父亲去世后的反应是“失望大大多于歉意”,作者批评了此人不懂礼貌。
D.文章结尾处,作者强调了在现实生活中崇敬每一个“本色”的人,而十分警惕“性格演员”,卒章显志,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4)以下是两则链接材料,请联系本文及材料,谈谈你对“普通人”的理解和感受。
【材料一】
ㅤㅤ梁晓声和儿子曾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人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算是值得的?”“普通人的生活是不是幸福的?”他对儿子讲:“我以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一个人有一份普通的工作,有一处住房,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没有什么可感到羞耻的。尽你所能就好了,不论结果如何,拥有快乐的人生最重要。”
【材料二】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组卷:37引用:2难度:0.5
三、表达与交流。(50分)
-
11.写作。
读了梁晓声的《普通人》,一定令你想起了你身边平凡普通小人物的精彩故事。
请以“平凡者的高光时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内容具体充实,有典型细节,有真情实感;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袭、套作本卷阅读材料;⑤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组卷:7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