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衡云中学高二(下)开学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④二氧化碳
    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维生素

    组卷:149引用:69难度:0.9
  • 2.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37引用:2难度:0.7
  • 3.将两电极置于某神经纤维膜外,连接到电表上,在神经纤维一端给予刺激时,可观察到指针的偏转,如图所示(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4.下列有关人的排尿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7
  • 5.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b激素和c激素都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协同作用
    ④下丘脑是体温感觉中枢
    ⑤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释放e激素
    ⑥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组卷:16引用:5难度:0.7
  • 6.抗体是一种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管等体液中,以及某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抗体是一种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以及某些细胞的细胞表面,具防御作用的物质。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3难度:0.6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9
  • 8.生长素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说法有误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6
  • 9.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6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 27.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⑪抗原第
     
    次入侵细胞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
     
    。⑦表示
     

    (3)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细胞是
     
    ,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填选项)
    A.抗原呈递细胞
    B.浆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辅助性T细胞
    F.细胞毒性T细胞
    (4)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细胞有
     

    ①抗原呈递细胞
    ②辅助性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⑥细胞毒性 T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⑥

    组卷:4引用:1难度:0.6
  • 28.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表.
    实验
    组号
    处理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室温,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
    未加河豚毒素(对照)7575
    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后6565
    10min后5025
    15min后400
    (1)第Ⅰ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
     
    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
     
    的方式释放
     
    ,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
     
    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
     
    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
     
    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
     
    (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降糖药        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
     
    ,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组卷:122引用:1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