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实验学校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5/1/6 13:0:3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建筑在本质上是供人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它首先满足人的实用需要。由于大部分建筑不能脱离实用功能,其审美价值受到实用功能的制约,还不能被看作是建筑艺术,如一般住宅、厂房、办公楼等。真正的建筑艺术体现在一些纪念性建筑(纪念堂、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之中。这些建筑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服务于人的精神生活(纪念、信仰、审美、娱乐等),因而在建造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其实用价值'而是其精神性价值,包括审美价值。
          建筑的美主要在造型上体现出来,这是许多艺术共通的设计原则。建筑的造型要求高度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如运用对称、平衡、合适的比例,质感、色彩讲究多样统一,注意整体和局部、个体和群体、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及环境的协调等。各种建筑部件符合形式美的规律的组成,往往给人以类似于音乐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因此建筑又被称为“凝固的音乐”。
          建筑艺术的造型都是体现一定的精神内容与审美理想的。12世纪法国的哥特式建筑具有超人的尺度,尖塔的房顶耸入云端,门窗多为尖拱形,表现着向上飞升,超脱尘世,符合教会以宗教观念影响群众的要求。中国的寺庙建筑凝重阴森,窗户小少,光线暗淡,也显示了佛的神秘与庄严。可见,建筑艺术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们以巨大的体积迫使人们接受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内容的影响。
          建筑艺术的造型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受到特定时代生产力的制约,也受到该  时代审美理想和兴趣的制约,象征着时代的特点。罗马式建筑在公元5世纪至14 世纪流行  于欧洲各国,反映着当时生产力尚不发达、封建庄园林立却互不往来的时代风尚。北京历  史上的一种典型建筑--四合院,封闭的空间,正侧房秩序井然'反映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的封闭性、上下尊卑的秩序与安静缓慢的生活节奏等时代特点。
          建筑艺术的造型又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着民族的审美理想。如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为温柔敦厚、中和之美,在建筑上侧重于群体组合,意境含蓄,装饰注重整体效果。在园林建筑上更是强调诗情画意,建筑与山水、花木组成综合的艺术体系,小巧、典雅的苏州园林和宏大、高贵的颐和园就是如此。而西方人则更关注外部世界,其建筑明窗巨柱,希腊式的开放,纹饰纵横,表面外在。如凡尔赛宫中花园,笔直的中轴线,两侧对称地布置了次级轴线,与横轴线相交,构成花园骨架。花园中出现一个个方格,形成巨大、清晰的几何网络,表现出欧洲人的审美理想与外在、暴露的文化精神。
          建筑诚然能体现一定时代、民族的精神内容,但它只能表达一定的气氛、情绪,有极大的抽象性、朦胧性和象征性,不能强求它表现某种明确的观念或具体形象,否则总要失败。
     (摘编自王旭晓《美学原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部分供人居住和活动的建筑,满足了人的实用需要,制约了审美价值,所以不能被看作是建筑艺术。
    B.体现建筑艺术的纪念碑、宫殿、园林、神庙等,建造时首先考虑它的精神性价值,这是由它的建筑目的决定的。
    C.建筑之美主要以造型为载体,其设计的原则要高度符合造型艺术的规范和要求,符合形式美的各种规律。
    D.如果建筑的各个部件都符合形式美的要求,它就富有内在的节奏与神韵,往往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筑艺术的造型与一定的精神内容相联系,它会对人产生精神影响,中国的佛教就是通过寺庙的空间形式来影响人的精神。
    B.四合院作为北京历史上的典型建筑,其独特的造型受到了封闭自足、讲究等级和慢生活等时代特点的影响。
    C.建筑艺术的造型受时代的影响和制约,公元5至14世纪欧洲各国的时代风尚,就在当时流行的罗马式建筑中有所体现。
    D.凡尔赛宫中花园在造型上呈现出对称的几何网络式格局,与东方园林不同,这与东西方民族的审美习惯相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古民居在建造之初首先考虑的是实用,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其精神性价值不断凸显,也逐渐体现出建筑艺术。
    B.若想理解12世纪法国哥特式建筑造型的内涵,需要了解特定时代和民族的心理习惯,也要了解西方宗教相关知识。
    C.苏州园林小巧、典雅,造型上的这种特点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
    D.一些仿古建筑要明确表达某种观念,又不能把人带入一定的气氛和情绪中,虽然形似,却不具有艺术价值。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墨药          李永生      太虚观是沫阳最大的道观,坐落在县城北侧,占地足有百亩。观内座座殿宇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太虚观兴盛了数百年,香燃磐鸣、声动四方,可惜后来由于连年战乱,逐渐冷清下来,连道人也越来越少。到了清末民初,就只剩下一位姓彭的道长独守空观。
          彭道长六十开外,体态清瘦,三缕长须已近花白。他那土布道衣总是洗得干干净净,鞋袜也一尘不染,人显得格外精神利落。彭道长是位书画名家,而且颇懂医术。他最擅长治儿科病,特别是小孩子常得的“痄腮”之类。药是他自己采来的,晒干后研成粉末,倒进装满墨汁的砚台里,搅匀了,使墨汁和药末合二为一,道长管这叫“墨药”。彭道长就用这墨药治病,也用它作画,所以彭道长的书画闻起来既有墨香,也有药味。彭道长主要作人物画,寒江钓史、捉鬼钟馗等各色烟岚人物无一不精。道长作画,神情专注,一画就是大半天。这时若遇父母带患有“痄腮”的孩子来看病,他便提笔在孩子肿胀的小脸上面轻轻匀画涂抹几笔,细看,画的竟是鸟儿或猫儿狗儿之类的小动物。父母看了,呵呵一笑,孩子对着铜镜一照,也呵呵笑,这一笑,病就好了一半。回家不过半天,脸蛋便消了肿,再睡一觉,保管好利落。
          彭道长用的笔是他自己制的。
          制笔最好的原料是狼毫,太虚观年代久远,院内自然少不了虫鼠之类野物,彭道长发明制作了一个专门捕捉黄鼠狼的竹夹。道长捉了黄鼠狼,并不伤害它,只用剪刀剪其几缕尾毛,便打开竹夹放生。他之所以自己制笔而不买笔,自有他的道理。他说:“世人取狼毫,总要伤害黄鼠狠的性命,从市上买笔,那是助封为虐。”彭道长用他自己制作的狼毫小楷饱蘸墨药创作了许多书画精品。这些作品柔中带刚,古朴大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墨药奇特的香气有驱蚊虫之功效。
          这一年,袁世凯复辟当上了皇帝。这一丑剧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愤慨。反袁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沫阳百姓也口诛笔伐融入反衰洪流。那帮文人们,将他们的讨袁檄文贴满了大街小巷。
          那天,彭道长起了个大早,洗漱完毕后,闭门谢客,研了一钵的墨药,又搬出大摞宣纸,将狼毫放入清水浸泡。接着从身上掏出一块“袁大头”,“袁大头”银圆属新币,图案是“哀大总统”的头像。道长指捏“袁大头”,伸直胳膊望一眼,曲指将银圆弹出,那银圆飞向水盆,“当啷”一声没入水中。
          彭道长吮笔理纸,蘸墨悬腕,笔走龙蛇,勾画点描,旋即便勾勒出一幅图案,再题上两行字,一幅书画作品便完成。此时道长并不歇息,抻纸再画,须臾又是一幅…如此,那大摞宣纸逐渐由厚变薄,至薄暮时分,已用去十之七八。道长伸腰舒臂,掌灯,复又伏案。此时,道长那清瘦的身影被灯光映到墙上,有节奏地晃动着,空灵而又飘逸……终于,几百张宣纸用尽,一钵墨药也刚好用干。道长放下笔,拍拍手,颇有些兴奋,随意神几张画排列开来欣赏一番-那画面竟是一样的图案,一水的袁世凯头像,竟如同一块刻版印出的。不过奇怪而又滑稽的是,袁世凯那光溜溜的大脑袋竟长在了乌龟身子上,旁边还有两句诗:淹死袁大头,治病不用愁。
          第二天早晨,摞阳数百户人家都从自家院子里捡到了一张“袁大头”画像。官府闻讯,立马去抓人,然而太虚观早已人去楼空。
          官府挨户搜寻,大部分袁大头画像被收缴,但也有少许侥幸保留了下来,“淹死袁大头,治病不用愁”,涞阳百姓逐渐悟出了这诗句的道理。谁再得了“痄腮”,他们便把画像泡到清水里搅烂,直到清水变成黑色,用这黑水涂在肿脸上,竟是治一个好一个。
          其实,“淹死袁大头”的意思还不仅仅是为了治病这点。后来,蔡锷组织护国军讨袁,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一命呜呼。袁大头怎么死的,还不是被全国人民的口水淹死的。
    (有删改)(1)下列有关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生动,文白相间,雅俗共赏。作者在刻画主人公彭道长时,运用了外貌、动作、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B.文中的“墨药”含意丰富,既可指彭道长自采自制的可用于绘画、包治小孩百病的药,又暗示对治病救人、拯救社会的“良药”呼唤的主题。
    C.涞阳文人们把讨袁檄文贴满大街小巷,却收效甚微,彭道长仅凭一人之力作出数百张讽刺画,反袁效果明显,在对比中寄寓着作者对彭道长的赞颂。
    D.“淹死袁大头,治病不用愁”两句意味深长,彭道长对袁世凯进行辛辣讽刺的同时又暗示画像的药用价值,还预见到蔡愕率军讨袁及袁世凯最终一命呜呼。
    (2)小说中的彭道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分析。
    (3)小说的主人公是彭道长,开头为何要从太虚观写起?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0引用:1难度:0.6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
    材料二: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区、市)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
    B.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
    C.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
    D.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材料一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B.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C.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E.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3)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1引用:6难度:0.6

二、古代诗文阅读

  • 4.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傅祗字子庄,性至孝,早知名,以才识明练称。武帝始建东宫,起家太子舍人,累迁散骑黄门郎,赐关内侯。
          母忧去职。服终,为荥阳太守。自魏黄初大水之后,河济泛溢。祗乃造沈莱堰,至今兖、豫无水患,百姓为立碑颂焉。及帝崩,梓宫在殡,而太傅杨骏辅政,欲悦众心,议普进封爵。祗与骏书曰:“未有帝王始崩,臣下论功者也。”骏不从。入为侍中。时将诛骏,而骏不之知。祗侍骏坐,而云龙门闭,内外不通。祗请与尚书武茂听国家消息,揖而下阶。茂犹坐,祗顾曰:“君非天子臣邪!今内外隔绝,不知国家所在,何得安坐!”茂乃惊起。
          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祗证楷无罪,有诏赦之,时又收骏官属,祗复启曰:“昔鲁芝为曹爽司马,斩关出赴爽,宣帝义之,尚迁青州刺史。骏之僚佐不可加罚。”诏又赦之。祗多所维正皆如此
          氐人齐万年举兵反,以祗为行安西军司,加常侍,率安西将军夏侯骏讨平之。迁卫尉,以风疾逊位,就拜常侍,食卿禄秩,赐钱及床帐等。及赵王伦辅政,以为中书监,常侍如故,以镇众心。祗辞之以疾,伦遣御史舆祗就职。王戎、陈准等相与言曰:“傅公在事,吾属无忧矣。”其为物所倚信如此。
          大将军苟唏表请迁都,使祗出诣河阴,修理舟楫,为水行之备。及洛阳陷没,遂共建行台,推祗为盟主,以司徒、持节、大都督诸军事传檄四方,遣子宣将公主与尚书令和郁赴告方伯征义兵,祗自屯盟津小城,宣弟畅行河阴令,以待宣。祗以暴疾,时年六十九。祗自以义诚不终,力疾手笔敕厉其二子宣、畅,辞旨深切,览者莫不感激慷慨。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
    B.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
    C.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
    D.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位是君主时代君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通常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B.辅政指新君即位时因患疾病由他人辅佐理政,辅政者一般是宗室诸王或权臣。
    C.常侍是中常侍的简称,为皇帝侍从,其职责是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D.古人对死各有称谓,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曰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祗兴修水利,造福百姓。他担任荥阳太守,主持建造沈莱堰,解决了兖州、豫州两地黄河泛滥的问题,百姓立碑称颂。
    B.傅祗不畏权贵,维护道义。太傅杨骏在皇帝去世后进封众人官爵,他致信反对;杨骏被杀后,他仗义执言,朝廷最终赦免了受牵连的官员。
    C.傅祗临危受命,讨平叛军。氐族首领齐万年举兵反叛,傅祗代理安西军司一职,加封常侍,率领安西将军夏侯骏出兵讨伐,平定了叛乱。
    D.傅祗为时倚信,屡受重用。司马伦辅政,为了安抚其他大臣,任命傅祗为卫尉。傅祗以患风疾为由推辞,司马伦派人用车接他上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非天子臣邪!今内外隔绝,不知国家所在,何得安坐!
    ②王戎、陈准等相与言曰:“傅公在事,吾属无忧矣。”其为物所倚信如此。

    组卷:3引用:3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

  • 11.下图是教育部公布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请写出该徽标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组卷:5引用:3难度:0.5

四、写作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一寒假,被国内一所著名高校高分录取的小王,见到他高中最要好的同学小刘,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小王说,他进了大学才发现:身边有不少人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他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了。
          小刘对他说,不要这样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果没有曾经的付出,你如今连说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组卷:15引用:1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