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6/5 8:0:7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 1.《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要“打造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你所在的小组做完相关调查研究,撰写了调查报告。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1)在报告的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博物馆之城调查报告”九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 调查目标ㅤㅤ了解新时期北京市博物馆的发展情况,重新认识博物馆的社会作用。
    第二部分 调查内容ㅤㅤ调查涉及博物馆官方网站、有代表性的展览、相关新闻报道,主要内容记录如下。
    【官方网站资源】
    ㅤㅤ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展览侧重展示馆藏;临时展览遵循开放合作的原则,已形成历史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多个展览系列。
    ㅤㅤ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生物进化为主线,讲述生命世界的奥秘构筑起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不同主题的巡回展览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的胜况表现出新时期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态势。
    (2)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表达的是“依照并沿用”的意思,所以“遵循”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难懂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的意思,所以“奥秘”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组合并建立”的意思,所以“构筑”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隆重热烈的情景或场面”的意思,所以“胜况”一词中有错字。
    【展览内容及形式】
    ㅤㅤ中国国家博物馆“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独具匠心。各类展品以不同形式展出,空间站组合体1:4的模型“飞”在头顶,核心舱1:1的模型可步入参观。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让观众拍手称快
    ㅤㅤ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展”剧场式的沉浸空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16米长的数字沙盘将气势磅礴的中轴线历史建筑群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3)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
    B.拍手称快
    C.身临其境
    D.气势磅礴
    【相关新闻报道】ㅤㅤ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印发文件,要求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鼓励将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机构,纳入行业指导范畴。为落实文件精神,两年来北京市持续推进“类博物馆”培育工作,不断把首都的博物馆资源优势转化为全国文化中心发展的势能
    ㅤㅤ2023年4月16日,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在北京开馆。该馆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的建成将成为全社会了解航空知识的重要平台。
    (4)你想知道文段中“势能”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势能”的解释为“相互作用的物体由于所处的位置或弹性形变等而具有的能量”。根据词典解释,下列对文段中“势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变化的形势
    B.演变的趋势
    C.推动的力量
    D.扩大的容量
    (5)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你做出修改。
    第三部分 调查结论ㅤㅤ博物馆之城的建设路径主要有:依托丰富馆藏,布局、策划特色展览,促进现有博物馆的发展;整合社会资源,将“类博物馆”纳入建设序列,规划、建设新博物馆。新时期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包括:_______。
    (6)根据小组意见,在横线处补写一个节奏匀称的句子。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A.服务首都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满足公众需要,增进国际交流
    B.服务、推动首都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公众及国际交流的需要
    C.服务首都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公众需要得到满足,增进国际交流
    D.服务、推动首都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公众需要,国际交流得以增进
    第四部分 结语ㅤㅤ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浏览了博物馆官方网站和相关新闻报道,选择特色博物馆开展了实地考察,收集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_______。本次调查研究丰富了我们对展览内容和形式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了解新时期博物馆的新发展,对我们认识社会、增长见识很有意义。
    (7)根据小组建议,你用上“分类”“探究”“结论”三个词,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写一句话,补全结语的内容。

    组卷:149引用:1难度:0.5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 2.默写,完成问题。
    (1)岱宗夫如何?
     
    。(杜甫《望岳》)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柳宗元《小石潭记》)
    (3)如果引用两句古诗文来表达你的志趣,你会选用“①
     
    ,②
     
    ”。(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组卷:89引用:1难度:0.8
  • 3.阅读《使至塞上》,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①
     
    ,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②
     

    (2)列出第二联构成对偶的词语,简要分析这一联运用对偶的表达效果。

    组卷:185引用:7难度:0.5

五、作文。(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 9.北京是一本读不尽的书。阅读作品,读到北京的风物与精神;走进建筑,读到北京的历史与文化;参加活动,读到北京的习俗与礼仪……翻开北京这本书,你读到了什么?以“我读到的北京”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ㅤㅤ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组卷:141引用:1难度:0.5
  • 10.在课文中,我们读过高大的皂荚树,顽强生长的小桃树,力争上游的白杨树。树,见证岁月,寄托情感,象征精神。倘若发挥想象,在鸟儿、小草、泥土、风雨等的眼中,树也会有不同的故事,呈现不同的风采。以“我生活中的一棵树”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ㅤㅤ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组卷:245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