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2019年单元测试卷(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大垸中学)(4)

发布:2024/11/20 5:0:1

一、选择题

  • 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02引用:58难度:0.6
  • 2.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96引用:42难度:0.6
  • 3.如图为原子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〇”、“。”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

    组卷:649引用:9难度:0.9
  • 4.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844引用:3难度:0.5
  • 5.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铝、镓(Ga)、铟(In)、锡(S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铝、镓和铟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61引用:4难度:0.6

二、非选择题

  • 15.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 α 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 α 粒子的偏转超过 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 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 α  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1μm  金箔包含了 3000  层金原子,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A.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B.正负电荷均匀分布C.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核上
    (4)1919 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 α 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 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组卷:459引用:3难度:0.5
  • 16.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
    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
     
    ,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中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
     
    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
     

    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组卷:576引用:17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