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金华市四县区高二(下)学考语文模拟试卷(6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共4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_____,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 _____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尚、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 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含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 _____、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粹、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近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推崇工匠继而赞叹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滋养。(  )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抑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规,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1)文段中加点词语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凝神铸zhù魂 内含 肺腑fèi fǔ 出类拔粹
    B.离群索居 卓越 强筋健骨 臻zhēn于至善
    C.原色 质量至尚 技近乎道 旨规
    D.笃dǔn实 格物致知 抑是 正心诚意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雕肝琢肾 打造 炉火纯青 宵衣旰食
    B.雕肝琢肾 擦亮 各显身手 宵衣旰食
    C.雕虫小技 擦亮 炉火纯青 废寝忘食
    D.雕虫小技 打造 各显身手 废寝忘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推崇工匠继而赞叹工匠精神,见证着对社会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B.从推崇工匠继而赞叹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滋养。
    C.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D.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对社会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滋养。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B.我们虽不能人人成为工匠,却能成为践行工匠精神的人。
    C.工匠精神是每个人都可以践行的,尽管我们不必要成为工匠。
    D.尽管工匠精神为工匠具有,我们却可成为拥有工匠精神的人。

    组卷:3引用:1难度:0.7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 2.下列引用的句子不适合语境的一项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组卷:28引用:1难度:0.6
  • 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9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17题各3分,第18题6分,共12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桠杈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节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有删减)
          材料二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有删减)(1)《江南的冬景》的第二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雪景,而是引用了大量古诗文。请指出作者组合这些诗句的逻辑顺序,并分析引用这些诗句的好处。
    (2)材料一“江南冬雨之景”与材料二“故都秋院晨景”的景物描写颇具特色,请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

    组卷:4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观望这两年发生的热点事件,没有一件躲得过这个铁律——听到甲方发声,我们义愤填膺;听到乙方发声,我们觉得甲方不单纯;听了丙方发声,我们又觉得甲乙都非善类。我们就这样轻易被感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被诱导……
          正如评论家曹林所说:当下横亘在人群中最幽深的分野已经不是信息多寡所形成的“知沟”,而是判断力强弱所分化出的“智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考生姓名及所在学校校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