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示范高中高三(上)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12/29 3:30:2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8分,总分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碳排放强度指单位GDP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图示意1997-2010年我国三大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强度。据此回答1~2题。
结合图文信息,我国三大地区农业碳排放的特点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2.碳排放强度指单位GDP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图示意1997-2010年我国三大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强度。据此回答1~2题。
导致我国三大地区农业碳排放强度差异的最根本因素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3.据六安发布,2020年3月22日晚金寨县长变身“主播”,将重点推介金寨大别山山核桃和金寨香菇等特色农产品,助力脱贫攻坚。直播带货,是指通过网络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商品展示、咨询答复及导购的一种新型商品售卖模式。据此回答3~4题。
直播带货售卖模式的兴起,最先受益的是( )组卷:5引用:0难度:0.50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6分。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7月河南中西部地区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7月20日16时至17时郑州市一小时降雨量达201.9mm.据统计,河南省此次暴雨农作物受灾面积44209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
材料二:河南花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由于品种突破,产量连年上升。主产区通常在4-5月播种,10月收获。图1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图2为此次暴雨花生主产区受灾图。
(1)分析河南省地形地势特征对郑州此次洪灾的影响。
(2)分析此次洪涝对河南花生生产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组卷:4引用:1难度:0.3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耕作管理可以改变地表微地形条件。黄土区耕作中普遍采用直线坡面、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等高耕作等耕作方式对地表进行处理。人工锄耕和人工掏挖方式下,地表微地形表现为凹凸相间的小丘和洼地,且分布比较随机;等高耕作呈现沟垄相间的微地形特征。地表微地形起伏大小呈现“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直线坡面”的规律。如图甲示意不同耕作方式对产流量的影响,图乙示意不同耕作方式对产沙量的影响。
(1)描述不同耕作方式下坡面产流量的变化特征。
(2)在降雨条件及坡度、坡长相同的条件下,指出地表微地形起伏大小对地表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影响。
(3)简述耕作管理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环境的生态作用。组卷:4引用:3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