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
-
1.《天工开物》记载非盐生产过程,描述为“返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下列叙述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9引用:3难度:0.7 -
2.“关爱生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组卷:139引用:3难度:0.8 -
3.《化学鉴原》中把硅元素翻译成“矽(xī)”,硅的原子序数是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3难度:0.7 -
4.“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核酸是DNA和RNA的总称,胞嘧啶(C4H5ON3)是DNA初步水解的产物之一。下列关于胞嘧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5 -
5.完成“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两个实验,都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组卷:63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
16.无明显反应现象的可视化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反应”为主题展开化学反应可视化的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证明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
实验一:传统实验
该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按照下列步骤展开探究。
步骤1:关闭K1,打开K2、K3,将2mL稀硫酸迅速全部注入注射器C中。
步骤2:至不再产生气泡,拉动注器B的活塞将产生的气体全部抽出后,关闭K3。
步骤:打开K1,将2mL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注射器B中,关闭K1后充分振荡,观察现象。
(1)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是
实验二:数字化实
(2)按照图2所示装置分别进行2次实验,所得曲线如图3所示,则图3中的曲线
【任务二】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3)实验三:产物转化法实验第一组 第二组 步骤1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步骤2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向上述溶液中加 实验现象 有 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会降低。
(4)用两套图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第一套装置中注入3mL浓氢氧化钠溶液,在第二套装置中注入3mL的水,分别振荡试管,观察到
(5)小雨同学结合“探究藻类植物如何进行生命活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盛有不同物质的小烧杯(CO2缓冲液能吸收、释放CO2,使密闭装置内CO2浓度不变),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如图5)。在光照下实验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内液面变化情况并分析:
①请说出上述实验持续光照一段时间后液面变化情况并作出合理解释:
②若将CO2缓冲液换成NaOH溶液重新实验,装置内液而变化情况是组卷:155引用:4难度:0.5 -
17.生命离不开氧气,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如图为过氧化氢常温下分解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将“反应中”的图像补充完整。
(2)小图同学用10g过氧化氢溶液和0.2g二氧化锰共制得0.32g氧气,求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组卷:27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