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六中分校九年级(上)第一次大练习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9 -
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21引用:8难度:0.9 -
3.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我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
①保护青山绿水
②就地焚烧秸秆
③近距离出行选择步行替代私家车
④减少燃煤使用
⑤燃放烟花爆竹组卷:70引用:6难度:0.7 -
4.“加碘食盐”“含氟牙膏”中的“碘”和“氟”指的是( )
组卷:23引用:3难度:0.8 -
5.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
1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氨水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进行实验】图Ⅰ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甲烧杯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
③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分析讨论】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脱脂棉变红,其可能原因是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Ⅱ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的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2mL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并同时向两支U型管中注入浓氨水。
(1)按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B、D中棉纱布均变红,且B中棉纱布的变红速率比D要
(2)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Ⅱ所示的实验方法,有何优点:组卷:13引用:1难度:0.7 -
20.有关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7%,红磷就要熄灭,无法将氧气耗尽。
【基础实验分析】
(1)实验室常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图示装置C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
(3)装置D的实验全过程中,活塞的移动方向为
【基础实验反思】
(4)用A、B、D三种装置和足量红磷、白磷,进行多次实验后,得到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12%-13%,明显低于21%可能的原因是:a、装置漏气;b
【探究实验】已知铁生锈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生成一种暗红色的固体。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E)。第一天反应现象不明显,通过长达7天的测定,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探究实验反思】
实验结束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有暗红色物质生成。
(5)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组卷:42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