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多校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默写。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2)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
     
     
    ”两句从形、声写两方面写记忆中豪迈壮美的军营生活。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讲求诗画合一的艺术国度。古代文人更是重视诗画的联系,历来提chàng诗画结合。取长补短,所谓“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而随着当代社会学科的逐渐发展,文学和美术已经发展成为两门独立且较为完善的学科。但是我们仍然能经常看到“文学中的美术感”“美术作品中的文学性“等说法。这足以说明文学和美术(甲)有了各自的学科,(乙)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北宋的文学家苏轼称赞他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而中有诗。”这充分说明了文学与美术的结合就是互补长短,将精华合为一体。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②提chàng
     

    (2)填入文段中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逗号 逗号
    B.分号 句号
    C.分号 顿号
    D.逗号 顿号
    (3)文段甲,乙两处括号内应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就……
    B.因为……所以……
    C.如果……就……
    D.即使……也……
    (4)写出文段画横线句的句子主干。

    组卷:9引用:2难度:0.5

二、阅读(45分)

  •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面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跳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释]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保卫。③泫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1)下列对甲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
    B.《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善的。
    C.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贤者的表现是“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也(同“避”,躲避)
    B.左右命之(拜见)
    C.为身死而不受(同“向”,向来)
    D.索之(坚持)
    (3)用“/”为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吾不能扦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5)“长于譬喻”是《孟子》散文一个重要的特色。结合甲文内容谈谈比喻论证在文中的运用及好处。
    (6)请结合乙文内容,概括哪些情节体现了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的舍身取义之心。
    (7)两篇文章共同揭示了什么主题?请结合生活谈你对该主题的理解。

    组卷:9引用:1难度:0.5

四、任选一题写作(5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这世间有许多小美好,就像学习中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和细心的关爱,我们与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和玩闹,那一幕幕都是美好而又温馨的,我们能感受到幸福、快乐……
          请以“学习中的小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

    组卷:7引用:5难度:0.4
  •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8月20日,重庆因持续高温发生山火。在过场山火战役中,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精气神。救援身影中,有“消防官兵”逆火而行,用血汗与经验勇战山火;有“山城骑士”无惧陡峭山路,开足马力向一线运送物资;有“退伍军人”第一时间集结,诠释了退伍不褪色;有“平凡百姓”踊跃捐赠物资,用一个手电筒、一箱饮用水的点滴之力汇成磅礴伟力;有“无数志愿者”在灭火后,主动上山清理遗留的垃圾,保护生态环境……这背后,有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有我将无我的担当奉献,有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也有侠肝义胆的民族血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