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六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11/13 20:30:2

一、选择题

  • 1.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组卷:321引用:31难度:0.5
  • 2.以下是同学们在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时的情况,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四个选项中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月季叶片上的圆孔是怎么形成的呢?
    ②确定调查路线
    ③发现月季叶片上有圆形的孔
    ④发现蜗牛,猜想月季叶片的圆孔是蜗牛啃食造成的
    ⑤在楼前花坛看到月季,记录下名称和数量

    组卷:172引用:8难度:0.7
  • 3.许多成语或诗句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诗句中的现象与影响因素对应不合理的是(  )
    选项 成语或诗句 影响因素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生物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土壤
    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光照

    组卷:695引用:45难度:0.5
  • 4.身处海洋深处的深海鱼要承受海底巨大的水压。科学家发现,相对于浅海鱼来说,深海鱼的细胞膜上有着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这让它们的细胞膜能在高压环境下保持较高水平的流动性,提高物质运输的效率。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与此相似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5.如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组卷:870引用:99难度:0.7
  • 6.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代表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76引用:2难度:0.3
  • 7.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5
  • 8.“硅藻→虾→小鱼”为东营某农业科技合作社的水塘中的一条食物链,如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156引用:4难度:0.3
  • 9.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99引用:7难度:0.5
  • 10.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4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

  • 30.成熟的菟丝子根、叶退化,可缠绕在拟南芥的茎上。为研究其相互作用,进行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发现,菟丝子通过吸器刺入拟南芥茎内吸收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供自己生长发育,并抑制拟南芥生长。由此推测,菟丝子和拟南芥之间是
     
    关系。菟丝子全身没有叶绿体,不能像其他植物那样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菟丝子属于
     

    (2)自然生长的拟南芥被夜蛾幼虫咬食后,叶片中的抗虫蛋白活性会升高,该物质能
     
    (填“促进”或“抑制”)夜蛾消化食物,使夜蛾幼虫被迫放弃继续取食。
    (3)拟南芥的一个叶片被咬食后会发出信号,使同株上未被咬食叶片的抗虫蛋白活性升高,提前启动防虫反应。缠绕在拟南芥上的菟丝子能否将这种信号传递给另一株拟南芥?研究者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
     
    这两株叶片中抗虫蛋白的活性。若
     
    ,可推测菟丝子能传递信号。借此过程,菟丝子和拟南芥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

    组卷:22引用:2难度:0.4
  • 31.阅读材料,分析评价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
    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是花的世界,其中有很多菊花。自然条件下,菊花多是秋季开花,花期通常在十月下旬。怎么样让菊花提前到“十一”开花呢?
    园林科研人员知道植物的开花和果实的成熟受日照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再查阅当地气象资料得知,9月份平均日照时间约为12小时,10月份平均日照时间约为10小时。
    由此推测是不是日照时间长短对菊花开花有影响呢?
    提出问题:日照时间长短能提前或延迟菊花开花吗?
    作出假设:缩短日照时间能使菊花提前开花。
    实验方案:
    (1)实验准备:
    器材:在国庆节前50天准备大小相近、生长状况良好的20盆菊花苗,暗室。
    (2)实验步骤;
    国庆节前50天,将20盆菊花苗平均分成A、B两组:
    ①A组给以每天10小时光照,半月后给以每天8~9小时的光照;B组给以每天12小时光照。(施肥、浇水、温度等栽培条件两组一样)
    ②每天光照后,将菊花放到暗室进行遮光处理。持续50天。
    ③每天同一时间记录菊花开花的数量和开花时间。
    (3)预期结果与预测结论:
    预测1:若A组菊花和B组菊花大多数没有在“十一”前开花,则说明
     

    预测2:若A组菊花大多在“十一”前开花,而B组中花大多数没有提前开花,则说明
     

    问题讨论: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2)实验中,为什么两组菊花各要10盆而不是1盆?
     

    (3)实际上影响菊花开花的因素还有温度、湿度、施肥等,实验小组若探究温度对菊花开花时间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几组实验(时间持续50天):
    组别  甲组  乙组
     方案一  温度10℃;光照每天8小时  温度20℃;光照每天8小时
     方案二  温度10℃;光照每天12小时  温度20℃;光照每天12小时
     方案三  温度10℃;光照每天12小时 温度20℃;光照每天8小时
    回答下列问题:
    三个方案中,哪个方案不合理?
     
    。为什么?
     

    组卷:155引用:4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