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7课 屈原(节选)》2021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11/19 17:0:3

一、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 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和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xuàn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qǐ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射出光明了吗?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uàn
     

     

     

    (2)第一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景仰”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4)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组卷:34引用:3难度:0.7
  • 2.下列对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59引用:1难度:0.8
  • 3.文学常识填空。
    (1)话剧是指以
     
    为主的戏剧形式。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的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
     
     
    ,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2)郭沫若,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的第一本诗集《
     
    》,开创了一代新诗风,是中国现代自由诗的代表作。他创作的《
     
    》是历史剧的巅峰之作。
    (3)屈原因作《
     
    》而被称为“骚人”。后来用“骚人”泛指
     

    组卷:36引用:1难度:0.8

一、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 8.下面是某同学在活动中书写的一副对联,依次在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赛舟品粽,______,博大精深扬中外
    下联:______,赞屈子,_____

    组卷:63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 9.橘  颂
    郭沫若
          清晨的橘园,暮春,尚有若干残橘,剩在枝头。园后为篱栅,有门在正中偏右,园外一片田畴。左前别有园门一道通内室。园中右侧有凉亭一,离园地可高数段。亭中有琴桌石凳之类。亭之阶段,正向左,阶上各陈兰草一盆。阶下置一竹帚。园中除橘树外,可任意配置其他竹木。
          屈原年四十左右,着白色便衣,巾帻,亦由左首出场。左手执帛书一卷,在橘林中略作逍遥,时复攀弄残橘,闻其香韵。最后于不经意之间摘其一枚置于右手掌上把玩。徐徐步上亭阶,坐在阶之最上段。一时闻橘香韵,一时复举首四望。有间置橘于阶上,展开帛书,乃用古体篆字所写之《橘颂》。字系红色。用朱写成。
    屈原:(徐徐地放声朗诵。读时两手须一舒一卷)
    辉煌的橘树呵,枝叶纷披。
    生长在这南方,独立不移。
    绿的叶,白的花,尖锐的刺。
    多么可爱呵,圆满的果子!
    由青而黄,色彩多么美丽!
    内容洁白,芬芳无可比拟。
    植根深固,不怕冰雪雾霜。
    赋性贞坚,类似仁人志士。
          你看那些橘子树吧,那真是多好的教训呀!它们一点也不骄矜,一点也不怯懦,一点也不懈怠,而且一点也不迁就。(稍停)是的,它们喜欢太阳,它们不怕霜雪。它们那碧绿的叶子,就跟翡翠一样,太阳光愈强愈使它们高兴,霜雪愈猛烈,它们也丝毫不现些儿愁容。时候到了便开花,那花是多么的香,多么的洁白呀。时候到了便结实,它们的果实是多么的圆满,多么的富于色彩的变换呀。由青而黄,由黄而红,而它们的内部——你看却是这样的有条理,又纯粹而又清白呀。(随手将劈开了的橘子分示其内部)它们开了花,结了实,任随你什么人都可以欣赏,香味又是怎样的适口而甜蜜呀。有人欣赏,它们并不叫苦,没有人欣赏,它们也不埋怨,完全是一片的大公无私。但你要说它们是——万事随人意,丝毫也没有一点骨鲠之气的吗?那你是错了。它们不是那样的。你先看它们的周身,那周身不都是有刺的吗?(又向橘树指示)它们是不容许你任意侵犯的。它们生长在这南方,也就爱这南方,你要迁移它们,不是很容易的事。这是一种多么独立难犯的精神!你看这是不是一种很好的榜样呢?
    (选自《屈原》第一幕,有删减)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写橘树的?
    (2)作者笔下的橘树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4)文章借橘树表现了屈原怎样的精神品质?

    组卷:13引用:5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