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五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组卷:631引用:54难度:0.8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96年的414公斤增长了14%,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
    “当前中国正处在历史上粮食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说。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五连丰”,2019年粮食产量有望连续第五年超过1.3万亿斤;口粮实现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与此同时,多年来中国粮食市场供应保持充裕,不脱销、不断档。这既满足了民众日常消费需求,也有效保障了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军需民食。与近年国际市场粮价几次“过山车”式大幅波动相比,中国粮价总体保持平稳,在合理区间内小幅波动。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10月14日)材料二: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2019年10月14日)材料三:
          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不能用今天的丰收透支明天;科技支撑力不强,需要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型科技创新驱动。破解瓶颈,需要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业等渗透交叉,实现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资源集约配置。湖南南县,稻田融合“农工游”——“长”出有机虾、生态米等多种产品。“稻+虾”产生化学反应:一个产业带动3.8万户农民,一亩增收3500元。在广袤田野,粮食产业不断“披绿”,朝着高效、绿色、生态的道路不断前进。在黑龙江绥化,龙头企业原野食品公司带动,一粒玉米“吃干榨净”,换来“种养加”全产业布局:有机玉米闯入高端市场,玉米秆加工成肉牛饲料,牛粪资源化处理变成有机肥,实现产业增值3200万元。
          在浙江,粮食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电商园区结成联盟,初步形成舟山油脂加工、嘉兴饲料加工、杭州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在宁夏银川,科技部门、加工企业、农资企业、种植大户加入“银川市优质水稻产业联合体”,产业上下游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
          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国粮食优质品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粮食企业数量达到50个以上。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8月15日)材料四:
          中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主动分享中国的粮食市场资源,推动世界粮食贸易发展。不断深化粮农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为促进世界粮食事业健康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涉粮外资企业加工转化粮食数量、产品销售收入不断增加,2018年分别占到全国的14.5%、17%。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粮食市场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成为促进中国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严格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取消了相关农产品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大幅度削减其他粮食品种的进口关税,进一步放宽农业领域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中国认真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并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承诺,积极与世界主要产粮国分享中国巨大的粮食市场。
          截至2016,中国共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实施近500个农业援助项目。截至2017年底,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为173.3亿美元,在境外设立企业851家,为东道国增加就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应有关国家紧急粮食援助请求,中国无偿提供力所能及的多双边紧急粮食援助,对缓解有关国家人道主义危机、促进世界消除饥饿目标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的高度评价。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2019年10月14日)(1)下列对我国粮食安全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的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均粮食占有量很低,但是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B.现在,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虽然面临一些新挑战,但如果能把粮食安全责任担在肩上,夯实产业基础,就有能力保证粮食安全。
    C.当前,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年登上一个新台阶,粮价波动幅度稳定在合理区间,谷物供应也基本自给,正处在历史上粮食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
    D.未来,我国将全面加强国际合作,主动分享粮食安全的资源和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紧急粮食援助,积极促进世界粮食事业的健康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四是官方文件,代表着政府立场,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而材料三的新闻则用确凿的事实说明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状况。
    B.二十余年来,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自2010年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000公斤后,到2018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又增长了一成多。
    C.我国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2017年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稻谷和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出五成左右,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高出近两成。
    D.我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粮食产业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粮食市场更加开放,为促进国际粮食贸易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应怎样加快提档升级?请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分析。

    组卷:0引用:1难度:0.6
  •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爱心菜
    侯发山
          鸡叫头遍的时候,老王和老伴就在大棚里忙活开了。
          等到一畦畦白菜扳倒,老王的头上已经袅起热气,他甩掉棉衣,坐在田埂上歇息。老伴嗔道:“现在还是三九天,能的你?!”
    “一干活就不冷了。”老王站起来,顺手拿起一个编织袋,双手张开口子,“装吧,赶早不赶晚。”
          老伴没有动,用袖子擦拭一下鼻尖的汗珠:“不能不去?”
          老王瞪了老伴一眼:“废话,吐出来的吐沫咋能舔起来?”
    “大年三十,人家都是往家跑,你呢,就会唱反调。”老伴一边埋怨一边往袋子里装白菜,“我,我跟你去吧。”
    “废话,你又不会开车。”说到这里,老王腾出一只手比画了一下,“咱沈丘离武汉四百多公里,走高速,五个多小时,明个儿准能回,不耽误过年。”
          老伴叹了口气,没再多说,她知道再开口也还是废话。
    “不中!”老王忽然叫道。老伴吓了一跳,抱着一颗白菜怔在那儿,不知道老王发哪门子神经。
          老王瞅着老伴手里的白菜,说:“这颗留下,咱过年吃。”
          老伴这才注意到手里那颗菜样子有点萎缩,叶子泛黄,犹豫一下,便放到了一边。再装菜时,就经心多了,专拣那些个头大、菜叶新鲜水灵的。老王叹道:“若不是贷款没还清,其他菜可以搭配一些。”
          天刚放亮,白菜全都装上了车,满满当当的,似乎多装一颗都没有地方。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掠过满意的笑容。
          老伴迟疑了一下,说:“弄点饭,吃了再走?”
    “来不及,路上凑合吧。”老王说罢,扭开车门跳上驾驶室。这时候,他的手机唱起了“我们的大中国啊好大一个家”--是县城百家乐超市的杨经理打来的,让他送一车白菜。
    “杨经理,不好意思,今个儿不能给咱超市送了。价钱好商量?再涨价也不能给您,真不是钱的问题……新年好,古得拜!”老王挂断电话,发动车子迎着曙光出发了。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正月初二下午,杨经理从微信上得知,老王是去湖北武汉送白菜了!怪不得不给自己,原来是去发“国难财”了,听说武汉的蔬菜贵得离谱,白菜十几块一斤呢,他这一车菜,差不多有两万斤,乖乖,如此算来,他这一趟没少赚。在杨经理的印象中,老王是一个很本分的人。真是画虎画皮难虎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呐!杨经理气不过,想打电话奚落老王几句,觉得不能得罪老王,毕竟以后还合作呢。一念至此,便开上车去找老王,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备点货。
          一到村口,杨经理就给拦下了--一个老大爷戴着口罩,身穿战袍,一手拿柄关公大刀坐在路中间,一手拿个电喇叭,声称外来车辆和人员一律不得进村。
          杨经理一边戴口罩一边说:“我是超市的,需要找老王进菜,疫情再严重,咋说也不能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吧。”
          老大爷举起电喇叭:“老王昨晚才从武汉回来,没回村,也没回家,在他的大棚里自我隔离呢。”
          杨经理闻听,撇了撇嘴,心说老王发烧才美哩,谁让他挣昧心钱哩?
          老大爷似乎知道杨经理的心思,又补充了一句:“老王可是俺村的骄傲,不要一分钱,往武汉送了两万斤的白菜。”
    “啊?”杨经理吃了一惊。
          老王的大棚在村外的河湾里,杨经理去过多次。距离大棚还有十多米,杨经理把车停了下来,路当中扯了一条横幅,上边写着“我是武汉返回人员,请不要靠近我”。这时候,在大棚里的老王已经听到车的声音,戴着口罩从大棚旁边的铁房子里出来了,大声说道:“杨经理,啥事?”
    “大棚里还有其他蔬菜吗?能否再配一车?”
    “黄瓜,番茄,柿椒,都有,差不多能装一车。价格跟其他大棚一样,要不然人家会骂我老王八。”
    “可以,要好的,这次不是超市上架,我打算捐给武汉。”
    “好啊,你咋送?”
    “发物流。”
    “别搞那个,还是我送吧,我的车消过毒了,路线也熟悉。”
    “好,运费咋算?”
    “说啥运费呢,给我加箱油就中。杨经理,老乡要问起,咋说呢?得有个由头吧?”
          杨经理歪头想了想,高声说道:“就叫‘爱心菜’吧!”
    “啥?包心菜?大棚里没有啊。”
          杨经理往前走了两步:“咱们河南是豫,湖北是鄂……”
    “啥啊?鱼?鹅?”老王打断杨经理的话:“对对对,都是一个圈子的,一家人。”
          杨经理憋不住笑了,摘掉口罩,朗声说道:“咱河南简称‘豫’,‘豫’字15画,湖北简称‘鄂’,‘鄂’字11画,多出来的四画刚好是‘心’的距离!所以,咱送的菜就叫‘爱心菜’!”
          老王笑了,指了指路边他的货车。
          杨经理转过脸去,这才看到车厢上悬挂着的横幅--“河南爱心菜”。
    (《小说选刊》2020年第4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体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鸡叫头遍的时候”开篇,交代了时间之早;“老王和老伴就在大棚里忙活开了”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写杨经理以为老王发“国难财”,不给自己白菜,说明杨经理是一个非常时期精明的商人,只看重利益,缺乏善心。
    C.小说两次写到老王的笑,“露出满意的笑容”是因为老王觉得自己能够帮助武汉而感到满足,“笑了”是因为杨经理对这车菜的解说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D.“能的你”“吐出的唾沫咋能舔起来”“明儿个准能回”“不中”等富有地域特色有口语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2)小说的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采用独立句成段的形式。作者这样处理有何效果?

    组卷:19引用:4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们常用“秋风扫落叶”来形容温带地区秋天的景色。你也许会为树叶的飘落而惋惜,但是,落叶恰恰是树木的一种自我保护。①
     
    ,尽量减少水分养分的蒸腾,才能安全过冬。并且,植物的落叶太多是叶背朝上,叶面朝下,②
     
    。因为靠近叶面的栅栏组织排列紧密,且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密度较大;靠近叶背的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叶绿素较少,密度较小,所以当树叶落下的时候比较重的那面就会朝下。不过一些松柏之类的树木因为叶片像针尖一样,③
     
    ,所以能保持常绿。

    组卷:121引用:2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被誉为“铁裁缝”的铆工刘师傅说:“我理解的铆工精神是四个词:热爱,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立足岗位,潜心修炼;享受,就是沉浸在工作的快乐中,陶醉在技艺的提升中;专注,术业有专攻,在工作上要有韧劲和耐力;坚持,要持之以恒,永葆初心,用行动来践行踏踏实实一辈子就干一个工种的承诺。简单来说,工匠精神就是要对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②办企业的楼先生说,二十年前他们决定一辈子专注于生产某种塑料吸管,希望在这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第一,那时他们认为这就是工匠精神。后来欧盟禁塑,塑料吸管不能用了,他们开发了可降解吸管,一个月卖出去的可降解吸管比前面两年卖出去的塑料吸管还要多。他们更进一步认识了工匠精神。
          ③有人引用名言阐释工匠精神: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埋首工作,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深耕于内心,陶冶人格,磨炼心性,提升灵魂。(稻盛和夫《干法》)
          以上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怎样理解工匠精神?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以“我看工匠精神”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组卷:6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