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曲江一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
组卷:253引用:79难度:0.9 -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仪器保护都非常重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3.下列关于空气资源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874引用:11难度:0.9 -
4.某同学给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滴
③试管内液体超过了容积的三分之一
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⑤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
⑥试管夹距管口小于三分之一组卷:237引用:4难度:0.7 -
5.汉语博大精深。下列成语或寓言的本意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51引用:3难度:0.8 -
6.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组卷:968引用:75难度:0.9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9分)
-
18.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
(一)都是化学变化;
(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
a.
b.手摸烧杯壁有
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2)将烧杯迅速倒翻转,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获得结论】猜想二正确。组卷:311引用:2难度:0.3 -
19.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水面以上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足量,目的是
(2)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3)集气瓶中剩下的气体主要是哪种气体,该实验说明这种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4)实验完毕后,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答出2点)
若实验完毕后,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5)若将红磷换成木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6)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7)空气中氧气性质很活泼,跟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比如铜片,在空气中加热现象是组卷:158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