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青岛五十八中自主招生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钠的性质: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铜片分别放在表面皿中,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该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①假说法
②实验法
③分类法
④比较法组卷:92引用:1难度:0.7 -
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8引用:2难度:0.5 -
3.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组卷:43引用:2难度:0.6 -
4.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X四种离子,已知这四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5:2,则X离子可能是( )
组卷:196引用:1难度:0.7 -
5.完成下列实验所选装置正确的是( )
A.制取并收集氢气 B.测定黄铜(Cu、Zn合金)中Zn的含量 C.蒸发食盐水得NaCl晶体 D.制取氧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组卷:81引用:1难度:0.5 -
6.为了测定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青岛五十八中高一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通过测量反应前后②和③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82引用:1难度:0.2
二、非选择题
-
19.工业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含有SiO2、Fe2O3等少量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性能的磁性材料碳酸锰(MnCO3)。其工业流程如图:
已知:MnO2+SO2=MnSO4。
(1)“浸锰”过程中Fe2O3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SO2+H2SO4=2FeSO4+H2O,该反应是经历以下两步反应实现的。
i.Fe2O3+3H2SO4=Fe2(SO4)3+3H2O
ii.……
写出ii的化学方程式:
(2)“过滤Ⅰ”所得滤液中主要存在的两种金属阳离子为
(3)“氧化”过程中被MnO2氧化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4)“浸锰”反应中往往有副产物MnS2O6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为减少MnS2O6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
(5)加入NH4HCO3溶液后,生成MnCO3沉淀,同时还有气体生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卷:179引用:1难度:0.4 -
20.青岛五十八中自招班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氨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一:氨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已知:(ⅰ)Mg(OH)2在加热条件下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和碱式氯化镁[Mg(OH)Cl]。
(ⅱ)Cu2O粉末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Cu2O+H2SO4(稀)=Cu+CuSO4+H2O。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的氧化铜完全转化为红色固体,为了探究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10.4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 若无现象 ①红色固体为 取10.4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 若溶液变蓝 ②红色固体中肯定含有 取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固体6.4g — ③红色固体的成分及其质量为
已知:(ⅲ)铝可以与氨气反应:2Al+2NH32AlN+3H2;(ⅳ)AlN性质稳定,基本不与水、酸反应,在加热时溶于浓碱可产生氨气。按图2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打开装置F处分液漏斗活塞,待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点燃装置H处酒精灯。(3)能判断铝粉反应完全的实验现象为△组卷:1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