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4 7:0:1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默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数岁月的长河,韩愈(1)“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甲】
太阳
从远古的墓yíng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zhé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乙】
我渴望着(节选)
我渴望静默地坐在你的身旁
我不敢
怕我的心会跳到我的唇上
因此我轻松地说东道西
把我的心藏在语言的后面
我粗暴地对待我的痛苦
因为我怕你会这样做
我渴望从你身边走开
我不敢
怕你看出我的懦怯
因此我随随便便地昂着头
走到你面前
从你眼里频频掷来的刺激
使我痛苦永远新鲜
墓yíng
冬zhé
懦怯
昂着
(2)根据你的诗歌阅读经验,上面哪首诗歌是艾青的作品?请结合该诗内容及现实生活谈一谈你的感受。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写诗,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
②诗歌是情感的抒发。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③写诗还要注意节奏。古代诗歌很讲究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④比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基本上三句形成一小节,整体节奏舒缓、明快;在韵律上,“天、烟、前、圆、鲜、莲、燕、暖”等押同样的韵,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⑤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人对土地和祖国的爱,就是借助“鸟”这一形象,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的具体描写来抒发的。
⑥比如余光中的《乡愁》,结尾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有无限的眷恋,有无法排解的家国愁绪,有渴望,有无奈……令人难忘。
A.②⑤①④③⑥
B.②⑤①⑥③④
C.⑤②①⑥③④
D.⑤②①④③⑥组卷:5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55分)
-
6.阅读回答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或异二者之为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③而好施予
④以赡族人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人生信条,请联系乙文,说说他是怎样践行的。
(4)读孟子的这句话,结合【甲】【乙】两文,按要求答题。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学者认为:范仲淹的忧乐思想不仅是对孟子忧乐思想的继承,更是一种发展。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与认识。组卷:9引用:1难度:0.7
三、写作(55分)
-
7.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ㅤ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为弘扬这种精神,班内将举办“我辈当自强”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任选一项任务完成。【任务一】
以“自强”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写作标准:
(1)紧扣“自强”合理选材,中心明确,价值观正确;
(2)写清楚事情的过程(困境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冲突,人物采取什么行动面对冲突,结局是什么),细节真实,详略得当;
(3)思路清晰,语言连贯。【任务二】
以“自强”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写作标准:
(1)围绕“自强”表达明确的观点,价值观正确;
(2)论据要能支持论点;
(3)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合乎逻辑,思路清晰;
(4)如果写演讲稿,还要做到:心中有听众。
(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组卷:31引用:1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