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北京一零一中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9/25 0:0:1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7分。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 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这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联合国预计21世纪城市化进程将步入快车道:2030年,全球城市面积将达140万平方千米;到2050年,城市居民将新增25亿。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最早出现于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如今,城市化将成为地球生物最重大的进化动力之一。
          的确,城市中生物进化的各类实证开始涌现,水泥路旁、大楼脚下、阳台边缘、地铁站楼梯等,无处不在。繁衍在城市地铁通道的地下家蚊不再冬蛰,相较于鸟类的血液,它们现在明显偏好哺乳动物;它们与其他蚊子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野生物 种和家养物种,有的地方如今又出现了新型城市物种,这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科学家将城市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进行对比后,发现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比乡村更多。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动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种各样的角落、边沿、墙缝,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湿的水沟里,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富有情调的花园中。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资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资源和食物的获得具有季节性。热岛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
          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这一潜能还将不断得到激发。
    (取材于吴苏妹编译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研究发现,每个物种每一次成功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会有多个物种在当地消失;而一个物种若过于迅速地适应了城市生活,也意味着有众多个体要做出牺牲。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
          多伦多、波士顿等城市里的白车轴草,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释放氰化物可抵御来自食草动物的威胁,但抗寒性会降低。而在市中心,城市高温使得积雪极易消融,没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难以抵御夜间冰冻。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包括徒步旅行在内的人类活动,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呈现出夜行性增强的趋势。夜行性增强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习性的改变、繁殖能力的降低等。关于纽约市各公园白足鼠的研究发现,相比乡村白足鼠,城市白足鼠体内涉及脂肪酸消化的基因出现过度表达。此种进化选择极有可能与在城市中能够轻易吃到人类丢弃的油纸、吃剩的比萨饼和芝士汉堡有关。自1940年以来,意大利城市地区家蝠的颅骨体积在不断增大,这或许是受 路灯影响。路灯会吸引并聚集大量的大型昆虫,随着世代更替,咬合力强的蝙蝠越发具有优势。
          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马克•约翰逊强调说:“我们观察到,一些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城市中都呈现出趋同进化。在部分城市,物种未能顺利适应,个中缘由目前还不得而知。”
    (取材于赵熙熙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
     

    A.生物种类以非正常速度消失。
    B.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
    C.物种分布发生大范围变化。
    D.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
    B.第一段通过列举数据来凸显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严重程度。
    C.生态学者关注的焦点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来哪些损失。
    D.这则材料反映了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担忧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3)材料二说,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相比,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更多。下列对其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栖居地。
    B.城市中的生物得到了精心保护。
    C.城市中有持续性的水源和食物。
    D.城市的冬季温度一般比乡村高。
    (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城市环境特点,认为应该减缓城市化的步伐。
    B.材料二的引文表达了科学家对城市中生物进化速度的忧虑。
    C.两则材料中关于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的看法是一致的。
    D.两则材料中关于热岛效应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的看法相似。
    (5)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白车轴草为抵御积雪的覆盖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这与城市高温有关。
    B.哺乳动物因夜行性增强而改变了习性,繁殖能力降低,这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C.城市白足鼠可能因为吃了比萨饼等食物,涉及消化的某种基因出现过度表达。
    D.路灯吸引并聚集了大量的大型昆虫,家蝠或因捕食它们而颅骨体积不断增大。
    (6)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说说这些观点对你认识这一关系有何启发。

    组卷:3引用:3难度:0.6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共19分)​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报孙会宗书【1】【汉】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厎【2】,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矇,赐书教督以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则若逆指而文过;默而自守,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廷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遂遭变故,横被口语,身幽北阙,妻子满狱。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责,岂意得全其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窃自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3】不云乎:“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夫西河魏土【4】,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方【5】之遗风,凛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安定山谷之间,昆戎旧壤,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于今睹子之志矣。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无多谈。
    注释:【1】报孙会宗书:杨恽的友人安定郡太守孙会宗曾写信劝告他。【2】厎(zhǐ):至。【3】董生:指董仲舒。【4】西河魏土:西河是战国时魏所置郡。孙会宗为西河人。【5】段木干:魏文侯时人,守道不仕,文侯尊其为师。田子方:亦魏文侯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质无所厎 文质:文采
    B.不足以 塞:弥补
    C.有时而 既:尽,终
    D.明明求仁义 明明:勉力,努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赐书教督以不及 道之存,师之所存也
    B.夫人情所不能止 吾妻之美我,私我也
    C.今子尚安得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物喜,不以己悲
    D.于今睹子之志矣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恽在这封书信的开首即言明致书孙会宗的缘由,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示要向孙会宗说明自己的心意。
    B.作者陈述自己沐浴皇恩,不能有所建明,后遭遇变故,只好退而以小人自况。他经营产业,又因此遭世人讥议,令他深感不解和愤懑。
    C.文章结尾用段干木、田子方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要向他们学习,保持高洁的品性。
    D.通读全文,作者不顾封建礼法、与世俗抗争、傲然不羁的形象跃然纸上。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
    ②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5)清人余诚评此文道:“行文之法,字字翻腾,段段收束,平直处皆曲折,疏散处皆紧炼,则酷肖其外祖(司马迁)。”从文中举一例,谈谈你对“平直处皆曲折”这个评价的理解。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
    (1)“弟”字意为
     
    。“本立而道生”中的“道”主要指的是
     
    (用材料中的一个字)道。子游的话体现了儒家的
     
    思想。
    (2)结合三则材料,简析有子、子游、孔子对“犯上”的不同态度。

    组卷:6引用:2难度:0.7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

  •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2)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组卷:452引用:8难度:0.6

九、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 12.根据要求写作。
          华夏祖先神农氏播下的种子,一直生长到如今,让我们每天都咀嚼着远古的味道。
          为建国家种子库而献出生命的钟扬曾在演讲中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
          袁隆平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生前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开国领袖毛泽东曾经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句通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组卷:4引用:2难度:0.5
  • 13.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班及个人信息。
    ​华夏祖先神农氏播下的种子,一直生长到如今,让我们每天都咀嚼着远古的味道。
    ​为建国家种子库而献出生命的钟扬曾在演讲中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
    ​袁隆平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生前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开国领袖毛泽东曾经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从“种下一粒种子”和“做好一粒种子”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组卷:6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