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2/31 8:0: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青春期的我们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以致有些同学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对下列同学的做法你认可的是(  )
    ①小凯取笑别人的生理变化
    ②小婷通过阅读提高自己文化修养
    ③小红因为脸上青春痘而自卑
    ④个子不高的小明笑着说浓缩的都是精华

    组卷:2引用:3难度:0.7
  • 2.某班同学围绕“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你认同的有(  )

    组卷:8引用:3难度:0.7
  • 3.“学贵有疑”告诉我们在学习中需要有批判精神和勇气。下列说法中关于批判思维理解不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3难度:0.5
  • 4.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播,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再度出镜,她那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又一次倾倒了国人。王亚平以女性身份从事航天员的职业(  )

    组卷:14引用:11难度:0.7
  • 5.步入青春期,我们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面对这种正常的心理萌动,不合理的做法是(  )

    组卷:26引用:7难度:0.7
  • 6.“人生有那么一首诗,往往是当你拥有它的时候,你没有读懂它;可当你在读懂它的时候,它又离你远去。这首诗就是青春。”面对当下之青春,我们应(  )
    ①磨砺个性品质,坚持我行我素
    ②体会青春美好,克服青春烦恼
    ③珍惜美好时光,把握成长机遇
    ④悦纳生理变化,保持身心健康

    组卷:47引用:2难度:0.8
  • 7.静静因为升入初中后成绩不如小学那样优秀感到失落和压抑。你认为她可以采用的宣泄情绪的方式有(  )
    ①在适当的场合大哭一场
    ②借助适当运动排解郁闷的情绪
    ③向老师父母倾诉,请求他们的帮助
    ④在同学们午休时,放声呐喊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8.我国民间流传许多诸如此类的谚语和俗语:笑口常开,青春常在;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情急百病生,情舒百病除;怒不可夺,喜不过予;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等等。这些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组卷:131引用:8难度:0.6
  • 9.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张顺东和妻子李国秀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拥有自信自强就能取得成功
    ②自强让人更自信,勇敢尝试,不断进步
    ③自强让人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④残疾人更自强,更能拥有坚强意志、进取精神

    组卷:10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26.在办奥的道路上面临无数的风险挑战,但无数办奥人员不畏艰险,克服一个个困难,突破一个个难关,挑战一个个“不可能”。北京携手张家口作为主办城市尽锐出战、全力投入,各地各部门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社会各界鼎力支持、默默耕耘。各条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团结一心、通力合作,展现了感动人心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意识。

    (1)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处于不同的集体,班级、宿舍、小组等,那么美好集体的特点有哪些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发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2)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涌现出很多榜样人物,榜样的作用有哪些?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7.某班同学在准备“法律伴我成长”的黑板报,有则材料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新法实施】材料一:今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法律第十七条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

    (1)材料一体现对未成年人保护。
    【特别关注】材料二:文化和旅游部近期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文化市场执法领域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专项行动,组织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加强对文化市场经营场所、营业性演出活动的执法检查,集中查处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筑起防线】
    (3)为了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国家已经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请回答具体有哪几道防线。
    【践行法治】
    “熊孩子”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当今社会。近几年,关于“熊孩子”的新闻层出不穷,从破坏公物、扰乱公共秩序到伤害自己、他人。
    (4)请你从法律和道德角度,谈谈作为一名青少年,应如何避免自己成为一名“熊孩子”。(两方面即可)

    组卷:5引用:1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