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四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 京剧趣谈》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9/26 0:0:1
一、选择题
-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67引用:2难度:0.8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45引用:2难度:0.8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68引用:3难度:0.8
三、综合读写
-
10.班级开展“走近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综合性学习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培养热爱中国戏曲的感情。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戏曲知识擂台]
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
(2)[京剧脸谱和人物]
请你选择下列脸谱代表的人物:
A.包拯 B.关羽 C.曹操 D.窦尔敦
红脸代表忠勇(B)
黑脸代表刚正(A)
蓝脸代表骁勇
白脸代表奸诈
(3)[剧种知多少]
说出一种你知道的戏曲种类及其代表曲目。组卷:11引用:3难度:0.7
四、现代文阅读
-
11.课外阅读。
中国扇文化 ①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诗歌、美术、工艺等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历来被誉为“制扇王国”。
②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
③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历史,经数千年沿革、演变、完善、改进,已发展成为数百种类的大家族,但总的归纳为二大类:一是平扇(即是团扇、葵扇、麦草扇、玉版扇等),不能折叠;二是折扇,可自如敞开收叠。战国秦汉时期,一种半规形扇面,又称“户扇”,扇面可遮面,可窥视,成为当时扇子的主流。
④西汉时期,平扇又称“合欢扇”(又称宫扇、纨扇、团扇),其形尚圆。合欢扇特点是面素白色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似圆月。纨扇以竹木为架,面成圆形或椭圆形,用薄丝绢糊成。当时以中原一带所制纨扇最为考究,有“齐纨楚竹”之说,即指用山东绢和湖南竹制作扇面的纨扇。汉时十分流行这种纨扇,并赋诗颂之,如班婕的扇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此种对称式团扇出现后,历代沿用而不衰,并成为我国传统风格的扇型。
⑤明清是折扇发展鼎盛期。用料贵重,将名胜牙、玳瑁、鸡翅木制成扇骨,制作精良,在扇骨上镂雕、细刻“如意头”“水浪式”边等,扇头有“橄榄头”“方头”“圆头”等。扇骨上采用了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博得人们所爱。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在不足盈尺的扇面上,丹青高手巧运匠心,精心布局,或山水花鸟,或人物动态无不小中见大,表现出美的情致和yùn wèi_____。扇面有细洒金、雨金、雪金、格巾、发簪、老矾面、泥金面等,这些扇面都成为书画家的用武之地,挥毫泼墨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墨宝。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在扇面上所作《松下读书图》被视为罕世之宝。
⑥扇子蕴藏着丰实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扇子与人们日常生活结下不解之缘,一把小小的扇子,_____已成为融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体的精美工艺品,_____拥有很多扇子故事、传说和趣闻轶事,数千年的扇文化积累很多的扇诗、扇词、扇联、扇谜。扇子与舞台艺术有着密切关系,历来就有风韵独具、婀娜多姿的扇舞,还有以扇为名或以扇为媒的“扇戏”,如《桃花扇》《沉香扇》《芭蕉扇》等。扇子还是友谊的纽带。从唐朝时,扇子就作为赠送邻国礼品,相互遣大使进行扇文化交流,直到今日,一些中央和省市领导到国外访问还将扇子作为kuì zèng_____礼品。扇子装饰已逐渐进各家各户,已逐渐发展为艺术欣赏品。现在扇子的艺术价值大大提升,广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选自《雅致生活•扇来一阵清风》,有删改)
(1)辨析近义词。
一种
(2)第⑥段中画线部分最适合填入的关联词是
A.因为……所以……
B.不是……而且……
C.只要……就……
D.不但……而且……
(3)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中国扇文化的?
①
②中国扇子的种类。
③
(4)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
(5)下列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扇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B.扇子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
C.平扇和折扇是扇子的两种主要类型。
D.明清时代扇面成为书画家的用武之地,挥毫泼墨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墨宝。组卷:11引用:2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