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六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8/6 8:0:9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5分)

  •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问题。
          路过花            ,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学期末。我们在语文的海洋里áo游:我们钦佩不顾局势严jùn紧张工作的李大钊,           恶那个怒气冲冲             的法官,我们为躺在           仪馆里的鲁迅悲伤,我们还记得huǎng然大悟的周晔,还有鲁迅梦境中犹如胭                 的大红花和倒影在chéng碧的河水中的suō笠,我们也想念那个翻箱            柜忙碌的母亲,我们也被扛着铁           换回一座“不老的青山”的山野老农震hàn……小语文大世界,只要我们全神贯zhù地投入其中,追根求yuán,上下求索,凭着           而不舍的信念,定能在语文的世界里诗意地徜徉……
    (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花 恶zèng
    B.怒气冲冲chōng 仪馆bìn
    C.胭zhǐ 翻箱柜dǎo
    D.铁qiū 而不舍qì
    (2)上面文段中依次填入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遨游 严竣
    B.恍然大悟 澄碧
    C.蓑笠 震憾
    D.全神贯注 追根求原

    组卷:19引用:1难度:0.8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9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55引用:3难度:0.8
  • 4.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你是严冬的炭火,你是湍流中的踏石,
     
     
    ,你是看不见的空气,
     
    ,啊,友情,你在哪里?

    组卷:2引用:1难度:0.8

二、传统文化(42分)

  • 5.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问题。
          孔子东,见两小儿辩斗,问其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东 游历
    B.问其 原来
    C.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距离
    D.我日初出远 认为
    (2)对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兼具整饬与自由双重美感。
    B.叙事部分长短结合,简洁明了。
    C.对话部分句式整齐,偶有押韵。
    D.议论部分铿锵有力,直抒胸臆。
    (3)关于本文的寓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从“辩斗”的角度可以这样概括:无价值的辩论不值得参与。不过,这一理解维护孔子形象的意图比较明显,也有偷换概念的嫌疑。
    B.从“辩日”的角度可以认为:即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现象,也可能包含有我们不知或不确知的道理、知识,需要关注、深思。
    C.从“小儿”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学识渊博、名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面前坦然承认自己的无知,充分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D.对现代人来说,这则寓言提示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现象,不求本质,否则将为现象所惑,虽千方百计,也难得真知,更难求真理。

    组卷:21引用:1难度:0.5

四、现代文阅读(36分)

  • 16.阅读《泥土温润的光芒》,完成问题。
    泥土温润的光芒
    刘学刚
          ①土,能孕育万物,古人称为“地母”。人们在土地上种植五谷,繁衍生息,唤醒深藏于泥土之中的无尽能量。
          ②小时候,她是一个爱玩泥巴的女孩;长大后,她成了许多泥人的“妈妈”。她的故事从和面烙油饼开始。
          ③那年,她从山东安丘县城的一家毛巾厂下岗,然后开了一家油饼店。她用一双灵巧的手揉面成团,擀为大饼,将饼搁到鏊(ào)子上,旋转、翻动、刷油,面饼由白转黄,开满金黄的烙花,香味丝丝缕缕飘到街巷上。
          ④她从油饼的香气中嗅到了泥土的味道,她似乎置身于故乡的广阔田野,仿佛看见,有一个扎马尾辫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向她跑来。加上在毛巾厂时,她已能够用纱线呈现花鸟虫鱼的千姿百态,离了厂,这技艺却没有离身。于是,在空闲的时候,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制出一个个小小的泥人。
          ⑤她捏的那些泥人摆在店铺的窗台上。店铺不大,临街的一间平房,前面是柜台,往里,面板、鏊子分列左右,最里边放着面粉和花生油,小店的格局一目了然。不过,再仔细看,发现在面粉上面的窗台,站了一群小泥人。有一天,店铺柜台外边排队买油饼的人群里,有一位在县城文化部门工作的干部。他看见了那些可爱的小泥人,然后对她说:“专心捏泥人吧。”那个瞬间,油饼的热气熏得她的脸有些发烫,她手抓着面团,眼睛却接上了那些小泥人的目光。
          ⑥后来,她真的专心捏泥人了。接的第一件活儿,是为本地酒厂捏制一组泥塑群,以此复原酒镇熙熙攘攘的旧日场景:坐着的烧锅,悬着的酒旗,酒肆的店家吆五喝六,赶集的人们摩肩接踵……彼时,她已在县城东郊的青云山上安家落户,终日与泥土厮守。
          ⑦山上,泥土强大的能量以植物春华秋实、绿叶红果的形式呈现。清晨,山风裹挟着泥土的馨香扑面而至。她抓起一团泥巴,捶打摔揉,要把宁静的时光和甜美的想法揉进泥团里。泥人们站在她的身边,她听得见它们的呼吸,她的内心漾起层层涟漪,一种幸福的涟漪。心满意足的她,手指在泥土里蠕动,那种感觉恍若游鱼归渊,又如飞鸟入林,自在欢畅。骨架早早搭好了,一些木板钢筋铁钉会让泥人更加牢固。接着是上泥堆大形。先在骨架上喷一层水,然后,她把泥团一块一块地往骨架上堆,继而,手持木槌将泥团砸实,那捶打的声音邦邦作响,应和着她心跳的节拍。
          ⑧山中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树叶的簌簌声、飞鸟的啾啾声、枝条喀吧喀吧的拔节声……这些天籁都为她设定泥人的艺术细节带来了灵感。她又开始思考如何让泥人更加坚固。她选用土质细腻、含沙量少的黄河土渠河泥,加入适量棉絮,让泥土们紧紧抱成团。她又心怀敬慕,远赴陶都宜兴,求教紫砂艺人,变泥人为陶人。最终,她成了“泥人王”,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让更多的人看见了泥土温润的光芒。
          ⑨她在城里捏泥人。仔细听,那些质朴的泥人,似乎在讲述着熟悉、鲜活的人生故事。定睛看,那是一幕幕蓬勃、喧闹的生活现场。
    (选自《人民日报》2020.6.20,有删改)
    (1)结合全文内容,根据主人公的从业经历,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
    毛巾厂下岗→
     
    →空闲捏制小泥人→
     
    →变泥人为陶人,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
    (2)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本文主人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题“泥土温润的光芒”的妙处。

    组卷:75引用:5难度:0.3

五、作文(50分)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冰心说:“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繁星•春水》)
          鲁迅认为童年“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朝花夕拾>小引》)
          童年的记忆,吉光片羽,隽永清新。它是你的一首童谣、一次涂鸦、一次游戏、一次欢唱……每个孩子都会长大,但童年是我们生命长河中最美的浪花,是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
    ㅤㅤ请以“寄给童年的你”为题,以“小文”为写信人,给正处在童年时期的弟弟或妹妹写一封信。
    ㅤㅤ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卷面整洁,书写认真,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组卷:2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