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上海市莘庄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闵行外国语高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
1.按要求填空。
(1)见贤思齐焉,
(2)王兴于师,
(3)老子在论述“有”“无”关系的时候说,“有”给人提供帮助方便利用时,正是“无”起了作用。他的原句是
(4)张若虚面对江月,感慨个人的生命短暂即逝,而人类及自然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组卷:1引用:1难度:0.9 -
2.按要求选择。
(1)小李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下列名言用以自勉不恰当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荀子《劝学》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C.簪如为山,未成一餐,止,吾止也。——《论语•子罕》
D.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孟夏纪》
(2)如果杜甫给李白写信,那么信中用的称谓应该处
A.自称甫,称对方白
B.自称南,称对方太白
C.自称子美,称对方白
D.自称子美,称对方太白组卷:1引用:1难度:0.7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70分)
-
7.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中述
欧阳修 ①君子所求于人者薄,而辨是与非也无所苟。孔子罪宰于曰:“于予与何诛①!”罪冉求曰:“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②。”二子得罪于圣人,若当绝也,及为科③以 列其门弟子,取者不过数人,于宰于有辞命之善则取之,于冉求有政事之善则取之,不以不善而废其善。孔子岂阿其所好哉?所求于人者薄也。管仲功施天下,孔子小之。门弟子三千人,孔子独称颜回为好学,问其余,则未为好学者。闵损、原宪、曾子之徒不与焉;冉求、宰予之得罪又如此。孔子岂不乐道人之善哉?辨是与非无 所苟也。所求于人者薄,所以取人者厚。
②盖辨是与非者无所苟,所以明圣人之道。如宰予、再求二子之不得列其善,则士之难全者众矣;恶足以取人善乎?如管仲无所贬,则从政者若是而止矣;七十子之徒皆称好学,则好学者若是而止矣,恶足以明圣人之道乎?取人如此,则吾之自取者重,而人之所处者易。明道如此,则吾之与人其所由可知矣。
③故薄于责人,而非匿其过,不苟于论人,所以求其全。圣人之道,本乎中④而已。
[注]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唯也,粪土之墙不可垮也;于予与何诛?”②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③为科:评定等级。④中:指中腐。
(1)从第①段看,宰予的“是与非”是指
(2)对第①段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门见山地提出君子评判人和事的具体态度和方法。
B.孔子评判弟子与管仲的典型材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画线句借助反问句,排除了对孔子做法误解的可能。
D.运用并列式结构,使本段的论证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3)对第②段“如管仲无所贬,则从政者若是而止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假如不去贬斥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才能停下来。
B.假如不去批评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才能停下来。
C.假如不去批评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就会停下来。
D.假如不去贬斥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就会停下来。
(4)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是?
(5)简述“圣人之道,本乎中而已”在孔子身上的表现。组卷:1引用:1难度:0.6
一、第三部分写作(70分)
-
8.有人说坚持做同一件事,坚持10年就能够成功,坚持20年就能够创造奇迹。而事实上,绝大部分人同一件事情做了一辈子,依旧平凡无奇。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组卷:6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