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新版必修1《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2020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1/4 8:0:16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
1.图中①为常年有河水的河床,②为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的河漫滩,③为相对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读图完成1~2题。
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的,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下列最可能属于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条件是( )组卷:5引用:0难度:0.30 -
2.图中①为常年有河水的河床,②为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的河漫滩,③为相对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读图完成16~18题。
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 )组卷:2引用:0难度:0.50 -
3.读图,回答3~4题。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成因是( )组卷:2引用:0难度:0.70 -
4.读图,回答3~4题。
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组卷:7引用:0难度:0.70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岩溶天窗是指地下河通往地面的窗口。广西的地苏地下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地下河,天窗、溶洞、峰丛等各类岩溶地貌集中分布,形成了“一河、百窗、千山”的地貌形态。图1示意地苏地下河流域天窗的分布,图2为地苏地下河地区喀斯特地貌。
(1)说明地苏地下河流域内天窗的分布特征。
(2)“岩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机制之一,阐释其形成的具体过程。
(3)分析当地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为该地开发利用地下河提出合理化建议。组卷:23引用:6难度:0.5 -
24.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内的沙脊规模大、形态典型。研究表明沿岸沙脊的沙源主要为滦河入海泥沙。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图2为沙脊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绘制图中A,B两点间沙脊的地形剖面图。
(2)从分布、形态和物质组成等角度描述该地区沙脊地貌景观的特征。
研究者对沙脊中典型沙丘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研究区海岸线自2004年至2007年向陆蚀退,沙丘向内陆迁移,海滩宽度减小,沙丘发育转入衰亡阶段。
资料1:沙丘高度变化(单位:m)
资料2:沙丘坡度变化(单位:°)向海坡 背海坡 2004年10月 18.28 27.9 2005年5月 12.01 26.36 2006年10月 11.85 26.29 2007年5月 11.02 26.26 2007年10月 9.74 25.98 组卷:7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