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十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9/27 8:0:2
一、积累运用(共29分)
-
1.默写古诗文。
(1)攀条折其荣,
(2)
(3)
(4)烈士暮年,
(5)
(6)在古诗文中,常会有借动物来表明季节、传达感情的句子,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以“
(7)古诗是一幅幅草木明净的“无声画”。登楼远眺,江面晴明,草木茂盛,崔颢吟诵“组卷:6引用:1难度:0.8 -
2.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组卷:10引用:2难度:0.3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缅怀过去,以史为鉴,避免不要出现片刻的忘却与麻木。我们的初衷就是要 正义的力量,让社会上那些 篡改历史、抵赖狡辩的人无处遁形,用 的声音告诉他们,这只能是你们的呓语和痴心妄想。哪怕我们所做的事,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就如同历史中的点点yíng guāng,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让那些méng mèi的人时刻铭记历史教训,让心存善良的人 qiáo shǒu yī pàn,让曾经狼藉与颓唐的社会焕发新的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yíng guāng
②méng mèi
③qiáo shǒu yī pàn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彰显 妄图 振聋发聩 B.彰显 妄图 震耳欲聋 C.凸显 希图 振聋发聩 D.凸显 希图 震耳欲聋
A.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以史为鉴,避免不要出现片刻的忘却与麻木。
B.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缅怀过去,以史为鉴,避免出现片刻的忘却与麻木。
C.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怀念过去,以史为鉴,避免不要出现片刻的忘却与麻木。
D.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缅怀过去,以史为鉴,防止不要出现片刻的忘却与麻木。组卷:6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共41分)
-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两代人的雨季
马海霞 ①那年我17岁,一个被埋在作业堆里,压抑太久、渴望自由又多愁善感的年龄。我在县城一所高中读书,按路程应该住校,但我选择了半住校,在学校留有宿舍,只用来午休和雨雪天气留宿。
②高二那年夏天,临放学时,突然电闪雷鸣,大雨马上就要来临。同学们都劝我住在学校。可我那段时间心烦到了极点,特别渴望一场大雨清刷心中烦闷,我丢下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然后背着书包跑向车棚。
③可刚骑出学校一里路,大雨便倾盆而下,狂风四起,身上的雨披被风刮起,衣服瞬间湿透。我停下车,脱下雨披,用雨披将书包包好,然后继续前行。
④雨又大又急,雨水积在路面上,深处淹没了大半个车轱辘,一道道闪电一个比一个劲头足,可我仍没有避雨的打算,只是奋力蹬车,想快点赶回家。雨水浇得眼睛睁不开,我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不停划拉眼上的雨水。这时路旁的工地上一位大叔高声喊,快找地方避雨!要不来铲车里躲一下。
⑤我扯着嗓子回答:不用!说完继续在雨中艰难前行,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位勇士,偌大的公路,视线所及的地方,只有我在雨中狂奔。惊雷一个接一个,雨下得更大了,我眼睛被雨淋得睁不开,只好半闭着眼睛前行。那时我才意识到了危险就在身边,开始惶恐,但已经没有退路,四周也没有避雨的地方,只好硬着头皮拼命蹬车。
⑥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我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将自行车往大门口一扔,跑进屋内。我想象的场景应该是:母亲赶紧拿毛巾帮我擦干脸上的雨水,然后再取出干净衣服让我换,还做几个硬菜为我压惊。
⑦但母亲没有理我,照旧看她的电视,父亲则继续喝他的酒,他们就像我平时回家一样,没有特别的表情。我见状忙对他们诉苦,细说路上环境多么恶劣,自己躲过了好几次雷击,“能活着回家真是奇迹”。
⑧父母依旧没有改变对我的态度,连句安慰的话也没有。我刚想赌气回自己房间,父亲这时说话了。他说这场大雨还不是最大的,他年轻时曾遇到过一场更大的雨。那年夏季他和村里几个年轻人推着架子车载着大铁罐,去百里外的地方拉氨水。走到半路,突遇暴雨,天空电闪雷鸣,找不到避雨的地方,他们只好冒雨前行。路面积水暴涨,他们轮流用长树枝探路,水深的地方便绕道走,至少多走了十里路。
⑨那年父亲只有17岁,冒雨在泥泞中走了二十里路,布鞋都踩烂了,挂不住脚,父亲找了一根麻绳将鞋捆扎在脚上,推着一千斤的氨水又走了一百里路返回。回到家父亲没敢对任何人说起那天的大雨,因为他知道爷爷奶奶比他辛苦,不能让他们担心。
⑩父亲说这些时云淡风轻,但我仿佛看到当年还是少年的父亲在滂沱大雨中吃力前行的艰难和辛苦,不由得心生佩服,自己积压在肚里的怨气不知道啥时候悄悄溜走了。
⑪我的雨季和父亲的雨季相隔了34年,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逞英雄求关注;一个主动帮家里挑重担,替家人分忧。
⑫两代人的雨季,在我17岁那年的大雨天重逢,父亲让17岁的自己和17岁的我对话,指引我走出迷茫的雨季,找到人生的方向。
(选自《中国城市报》2021年第16版,有改动)学校团委打算将本文改编为青春教育微视频,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梳理内容,准备脚本。时间 主要事件 我的情绪、情感 临放学时 不顾劝阻,骑车回家 ① 骑行途中 顶着大雨继续前行 ② 进家门时 ③ 生气 回房间前 聆听父亲17岁时的遭遇 ④
拍摄到“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我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将自行车往大门口一扔,跑进屋内”,演员要准确演绎好哪两个动作?为什么?
(3)任务三:巧用对比,精剪镜头。
导演想将下面“我”和父亲在暴雨后的两个片段剪辑成一组对比镜头,你认为合理吗?请结合知识卡片作简要分析。
①我见状忙对他们诉苦,细说路上环境多么恶劣,自己躲过了好几次雷击,“能活着回家真是奇迹”。
②回到家后,父亲没敢对任何人说起那天大雨中自己所处的险境,因为他知道爷爷奶奶比他辛苦。
知识卡片 对比剪辑就是让观众对两个情节进行比较,使之相互映衬、强化效果。例如,要表现一个忍饥挨饿者的悲惨处境,这样会让故事变得更加生动。
(4)任务四:理解主题,宣传视频。
为提前宣传视频,请结合选文内容与主题,写一段推荐语。组卷:18引用:3难度:0.5
三、作文(共50分)
-
9.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的火炬翩翩起舞,情感的飞瀑一泻万丈……
ㅤㅤ请以“把 _______ 写进青春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①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拼搏”“乐观”“奉献”“奋斗”等等;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 字。组卷:7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