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华中学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一)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是吸收磷元素的主要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70引用:6难度:0.6
  • 2.如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3.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26引用:5难度:0.7
  • 4.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四组实验。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检测到子代噬菌体全部都有放射性的实验有(  )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②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③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组卷:14引用:3难度:0.7
  • 5.基因表达与性状关系如图示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3难度:0.7
  • 6.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在0.1单位青霉素/cm3的培养基上绝大多数死亡,现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多代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7.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62引用:24难度:0.7
  • 8.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图中甲、乙所示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丙、丁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4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 23.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土壤,入侵后可迅速侵占摆荒地、稀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
    调查项目 重入侵区 轻入侵区 未入侵区
    植物覆盖度 紫茎泽兰覆盖度(%) 67.2 20.3 0
    当地植物覆盖度(%) 3.1 45.8 52.5
    土壤微生物 总真菌数(×104个) 17.9 5.8 8.3
    固氮菌(×105个) 4.4 2.9 2.2
    硝化细菌(×104个) 8.7 7.8 7.2
    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 NO3-(mg/kg) 92.0 27.9 15.7
    NH4+(mg/kg) 53.0 15.3 5.3
    植物可吸收磷(mg/kg) 8.7 3.4 2.6
    植物可吸收钾(mg/kg) 351.0 241.5 302.8
    (注: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
    (1)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
     
    ,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在与当地草本植物对
     
    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紫茎泽兰在刚入侵的一段时间内其种群的数量增长呈
     

    (2)对土壤微生物的调查中,可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
     
    (选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通过观察菌落特征进行初步的
     

    (3)科研人员研究了紫茎泽兰与入侵地土壤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上表结果分析:
    ①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
     

    ②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一致,说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
     
    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③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而提高了土壤中
     
    。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这是一种
     
    调节。
    (4)如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时期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图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
     
    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
     
    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种群进化。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24.图1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制备某种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操作流程,过程①的mRNA序列为:5′-AUCUAUGCGCUCAUCAG…(中间省略3n个核苷酸序列)…CGCAGCAAUGAGUAGCG-3′。图2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碱基配对的部分片段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①所用的mRNA只能从病毒感染者的
     
    细胞中提取。过程②需要的酶是
     
    。在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两侧必须具有
     
    的核苷酸序列,以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过程①~⑦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需要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而完成的是
     

    (2)图1中的mRNA碱基总数是(34+3n),其中A+U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40%,则以一个目的基因为模板,经PCR扩增三次循环,在此过程中消耗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是(请用计算式表达)
     

    (3)科研人员发现,某次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氨基酸数目比mRNA正常编码的氨基酸数少了2个。检测发现,目的基因在复制过程中有一对碱基发生了替换,该对碱基对应于mRNA的上述已知序列中,则目的基因中发生了替换的碱基对是
     
    (请将转录模板链碱基写在前面,已知起始密码子是AUG,终止密码子是UAA、UAG、UGA)。
    (4)图1过程⑥中核糖体的运动方向为
     
    (选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图2所示物质彻底水解,可获得
     
    种不同的小分子物质。
    (5)筛选出单克隆抗体后,为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对其进行改良,这种技术属于
     
    工程,该工程的起点是
     

    组卷:8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