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周亚夫军细柳》2021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372引用:6难度:0.7
  • 2.下列有关课文《周亚夫军细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6引用:2难度:0.5
  •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91引用:3难度:0.7
  • 4.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组卷:243引用:4难度:0.9
  • 5.下列句中加点词都表示时间的一项是(  )
    ①天子至     ②居无何
    ③按辔行      旦日,客从外来
    于是入朝见威王   成礼而去

    组卷:178引用:2难度:0.8

二、填空题

  •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细柳
     

    (2)上自
     

    (3)军士吏
     

    (4)将军,军中不得驱驰
     

    (5)天子
     

    (6)使人
     

    组卷:72引用:5难度:0.8

三、情景默写

  • 7.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课文《周亚夫军细柳》原句填空。
    (1)文中点明故事背景的句子是:
     

    (2)皇帝来到三军驻地遇到的情形不同,霸上及棘门军:
     
    ;细柳军:
     
     

    (3)皇帝“使人称谢”的原因是:
     

    组卷:161引用:3难度:0.8

四、课外阅读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注]①谒者:官名。②河南:指河南郡。③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④矫制:假传圣旨。⑤数:屡次。⑥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⑦大指:大的原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上使黯往视之
     

    召拜为中大夫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B.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4)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
     
    的品质,从原文中“
     
    ”这一句可以看出。
    (5)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

    组卷:4引用:2难度:0.6

五、综合性学习

  • 9.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班级拟开展以“见面有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参加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说出中国古代礼仪的两个特点。(每个特点限用四字回答)
    【材料】《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记录礼仪制度的书籍。书中这样说:“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自打猎,但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古籍《养蒙便读》也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礼记》中还记载:“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就是说交往要对等,只有单方面的行为,就不算有礼,所以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好意;同时,古人认为,往来之礼应适度,要通过适合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特点:①
     
      ②
     

    组卷:23引用:3难度:0.8
  • 1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马龙•白兰度为什么行拱手礼。
    【材料一】马龙•白兰度是美国的影坛巨星,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演员之一。1998年,葛优在美国拍摄电影,通过介绍,他见到了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葛优回忆说,当时马龙•白兰度已经是74岁高龄的老人了,我们一见面,他就用中国的礼仪,对我抱拳作揖,这让我吃了一惊。
    【材料二】拱手礼也叫作揖礼,是同辈人见面时采用的礼节。行礼时,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问候。这种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拱手礼在西周时就开始使用,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散发着典雅的气息,也符合现代卫生的要求。很多礼学专家认为拱手礼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礼节。近年来,在一些正式场合,我国国家领导人也喜欢行拱手礼。

    组卷:9引用:2难度:0.6
  • 11.下列关于礼貌用语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87引用:3难度:0.8

六、语言表达

  • 12.一位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下联,请结合下面的资料对出上联。(宽对即可)
          司马迁为李陵事上奏武帝,获罪下狱,受腐刑。他受到如此奇耻大辱,忍辱含垢,发愤著书。出狱后为中书令,继续写作,终于完成《史记》。
    上联:
     

    下联:周亚夫恪尽职守扬军威

    组卷:55引用:3难度:0.7

八、对比阅读

  • 36.文言文阅读。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乙】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由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节选自《宋史•候蒙传》)【注】①推毂(gǔ):荐举。②帝:宋徽宗。③王恢:汉将。元光元年设谋于雁门马邑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恢未追击。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④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读史•知文义】
    (1)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结合语境,分别为下面句中的“第”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第dì
    ①次第,次序。《左传•哀公十六年》:“楚国~,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
    ②官僚和贵族的大住宅。《三国志•魏书•曹真传》:“帝自幸其~省疾。”
    ③科举考试的等级。《宋史•王安石传》:“㩴进士上~。”
    ④表示次序的词头。《汉书•叙传》:“述贾谊传~十八。”
    ⑤但,只管。《后汉书•贾复传》:“大司马刘公在河北,必能相施,~持我书往。”
    A.进士及
     

    B.以实对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②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读史•品细节】
    (3)根据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中的“惊”字内涵丰富,既可能是群臣为周亚夫怠慢天子,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也可能是群臣为①
     
    而惊。【乙】文“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中的“亲书”一词值得玩味,从中可以看出宋徽宗②
     

    【读史•识人物】
    (4)周亚夫被赞为“真将军”,侯蒙被称为“真能吏”。他们为什么能获得这样的评价?请结合内容,分别阐述。

    组卷:51引用:3难度:0.6
  • 37.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问题。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注释】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莫府:即幕府。③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④入盗:入侵。⑤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⑥让:责备。⑦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上自
     

    ②军士吏
     

    ③常雁门
     

    ④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②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3)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李 牧 至 如 故 约 匈 奴 数 岁 无 所 得
    (4)从以上两文看,李牧在治军方面与周亚夫有何共同点?李牧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组卷:30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