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周亚夫军细柳》2021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372引用:6难度:0.7 -
2.下列有关课文《周亚夫军细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6引用:2难度:0.5 -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91引用:3难度:0.7 -
4.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组卷:243引用:4难度:0.9 -
5.下列句中加点词都表示时间的一项是( )
①天子且至 ②居无何 ③按辔徐行 ④旦日,客从外来 ⑤于是入朝见威王 ⑥成礼而去 组卷:178引用:2难度:0.8
二、填空题
-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军细柳
(2)上自劳军
(3)军士吏被甲
(4)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5)天子为动
(6)使人称谢组卷:72引用:5难度:0.8
三、情景默写
-
7.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课文《周亚夫军细柳》原句填空。
(1)文中点明故事背景的句子是:
(2)皇帝来到三军驻地遇到的情形不同,霸上及棘门军:
(3)皇帝“使人称谢”的原因是:组卷:161引用:3难度:0.8
四、课外阅读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②,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③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④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⑤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⑥,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⑦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注]①谒者:官名。②河南:指河南郡。③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④矫制:假传圣旨。⑤数:屡次。⑥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⑦大指:大的原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上使黯往视之
②乃召拜为中大夫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B.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4)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
(5)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组卷:4引用:2难度:0.6
五、综合性学习
-
9.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班级拟开展以“见面有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参加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说出中国古代礼仪的两个特点。(每个特点限用四字回答)
【材料】《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记录礼仪制度的书籍。书中这样说:“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自打猎,但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古籍《养蒙便读》也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礼记》中还记载:“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就是说交往要对等,只有单方面的行为,就不算有礼,所以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好意;同时,古人认为,往来之礼应适度,要通过适合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特点:①组卷:23引用:3难度:0.8 -
1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马龙•白兰度为什么行拱手礼。
【材料一】马龙•白兰度是美国的影坛巨星,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演员之一。1998年,葛优在美国拍摄电影,通过介绍,他见到了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葛优回忆说,当时马龙•白兰度已经是74岁高龄的老人了,我们一见面,他就用中国的礼仪,对我抱拳作揖,这让我吃了一惊。
【材料二】拱手礼也叫作揖礼,是同辈人见面时采用的礼节。行礼时,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问候。这种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拱手礼在西周时就开始使用,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散发着典雅的气息,也符合现代卫生的要求。很多礼学专家认为拱手礼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礼节。近年来,在一些正式场合,我国国家领导人也喜欢行拱手礼。组卷:9引用:2难度:0.6 -
11.下列关于礼貌用语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87引用:3难度:0.8
六、语言表达
-
12.一位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下联,请结合下面的资料对出上联。(宽对即可)
司马迁为李陵事上奏武帝,获罪下狱,受腐刑。他受到如此奇耻大辱,忍辱含垢,发愤著书。出狱后为中书令,继续写作,终于完成《史记》。
上联:
下联:周亚夫恪尽职守扬军威组卷:55引用:3难度:0.7
八、对比阅读
-
36.文言文阅读。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乙】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①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②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③,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④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由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节选自《宋史•候蒙传》)【注】①推毂(gǔ):荐举。②帝:宋徽宗。③王恢:汉将。元光元年设谋于雁门马邑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恢未追击。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④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读史•知文义】
(1)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结合语境,分别为下面句中的“第”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第dì
①次第,次序。《左传•哀公十六年》:“楚国~,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
②官僚和贵族的大住宅。《三国志•魏书•曹真传》:“帝自幸其~省疾。”
③科举考试的等级。《宋史•王安石传》:“㩴进士上~。”
④表示次序的词头。《汉书•叙传》:“述贾谊传~十八。”
⑤但,只管。《后汉书•贾复传》:“大司马刘公在河北,必能相施,~持我书往。”
B.第以实对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②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读史•品细节】
(3)根据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中的“惊”字内涵丰富,既可能是群臣为周亚夫怠慢天子,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也可能是群臣为①
【读史•识人物】
(4)周亚夫被赞为“真将军”,侯蒙被称为“真能吏”。他们为什么能获得这样的评价?请结合内容,分别阐述。组卷:51引用:3难度:0.6 -
37.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问题。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③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④。急入收保⑤,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⑥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⑦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注释】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莫府:即幕府。③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④入盗:入侵。⑤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⑥让:责备。⑦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上自劳军
②军士吏被甲
③常居雁门
④为约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②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3)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李 牧 至 如 故 约 匈 奴 数 岁 无 所 得
(4)从以上两文看,李牧在治军方面与周亚夫有何共同点?李牧又有什么独特之处?组卷:30引用:4难度:0.7